下半年造船市场或止跌企稳
2012-07-23 16:05 | 中国船舶报 新船市场
企稳止跌,船东或将提前布局
世界经济低位企稳,中国经济或将反弹。
总体而言,当前世界经济保持缓慢复苏态势,前景有所改善,但世界经济运行的不确定因素依然突出,导致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矛盾尚未被解除,新的风险又在形成和积聚。由此推断,下半年世界经济仍将在低位徘徊,但总体将保持稳定。
欧债危机的走向成为未来世界经济发展中最大的不确定性因素。世界银行最新的《全球经济展望》预测,2012年世界经济增速为2.5%,是经济复苏以来的最低水平,并将2013年的经济增速调低至3%。世行认为,世界经济未来数年将面临震荡的局面。
美国经济在复杂的局势中缓慢复苏。5月,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创2007年10月以来最高水平。不过,该国本财年财政赤字已逼近1万亿美元,未来其经济的主要问题是财政赤字的缩减。欧元区经济形势复杂中出现亮点。希腊大选中,支持紧缩措施和留在欧元区的新民主党获胜;欧盟峰会通过价值1200亿欧元的刺激经济增长计划,使得欧洲脆弱的经济形势获得有效的支撑。
全球贸易增幅或将有所加大。世界贸易组织(WTO)预测,欧债危机等问题将导致2012年全球贸易增幅从2011年的5%收窄至3.7%,2013年将达到5.6%。但据其最新数据显示,2012 年第一季度,全球商品贸易额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了5%,好于预期。不过,在当前,贸易保护主义值得警惕。“全球贸易预警”组织(GTA)指出,虽然2008年20国集团(G20)作出了维护自由贸易的承诺,但其成员国总体上仍要对2012年约80的保护主义行为负责,这一比例高于2009年的60%。
而在今年下半年,中国经济将出现反弹并保持稳定。从财政政策来看,宽松的财政政策走向未变。中国政府已决定拨款363亿元人民币,用于补贴绿色家电等节能产品采购。“十二五”规划的部分新项目,不久前也已获得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审批。从货币政策来看,未来信贷政策可能更为灵活。5月,国内人民币贷款增加7932亿元,同比增加了2416亿元,超出市场预期。中国人民银行调查报告显示,32.4%的银行家认为第三季度货币政策将趋松,这一数字较第二季度提高25.7%。6~7月,央行在短时间内两次降息,经济调控动作敏捷。预计央行未来仍可能采取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等手段对冲经济增速放缓所产生的影响。从外贸情况看,5月以来,中国外贸进出口加速增长,下半年将保持回稳态势。
总体而言,在各种适度刺激性政策的作用下,第二季度中国经济阶段性探底,第三季度后将稳步反弹,全年经济增速可望达到8.5%左右。
下半年船市将好于上半年
首先,船舶市场将量升价稳。
预计下半年船市整体状况好于上半年,新船成交量将比上半年略有回升,全年新船成交量将达6000余万载重吨。主要原因如下:其一,全球经济虽然由于欧债危机复苏缓慢,但大势未改,各国政府的调控政策在适度跟进,有助于遏制经济下滑的颓势;同时贸易保护主义也改变不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其二,以中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对于各类货物的外贸运输有着可观需求,船东势必相应调整运力布局,以在未来市场中争得一席之地。其三,航运市场运力供应放缓有助于供需关系的改善。预计2012年新船完工量约为1.5亿载重吨,较2011年减少约12%。同时,航运市场低迷,老旧船舶拆解加速,全年拆解量可望达5300万载重吨,较2011年增加26%。其四,当前船价对船东开始具有吸引力。随着船舶拆解力度加大,航运市场运力过剩状况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加上部分船厂已经着手不缩产能,市场供过于求的矛盾或将有所缓和;原材料价格、人工成本上涨以及韩元对人民币贬值的趋势依然延续等因素,也会限制船价下跌空间。船东博取更低船价的可能性已然降低.其或将出手订船。近期英国船东Zodiac Marine和德国Egon Oldendorff相继出手订船就是一个明显信号。受其带动,部分投资银行和私募基金已开始布局投资航运资产。
其次不同船型市场走势各异。
(1)散货船订造像持活跃尽管造船市场总体仍处弱市,但在多重因素影响下,散货船订造仍保持相对活跃态势。
中国干散货进口需求加大仍是刺激市场复苏的重要因素。国际谷物理事会(IGC)分析,预计2013年中国玉米进口量达700万吨,所占全球份额从2010年的1%升至7%;2012年大豆进口量将达5550万吨,占全球总量的67%。此外,中国“稳中求进”的经济政策、预期的经纪刺激措施、基建项目的加速推进,也有望促使铁矿石等重要货物的需求回升运力供给方面,运力过剩和旧船经济性不佳将促使船舶拆解速度加快,从而放缓船队运力的增长速度。目前,新建巴拿马型散货船因低油耗而备受租家青睐。在第一季度新签的664艘船租约中,三分之二是2000年以后建造的船舶,30%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建造的新船。好望角型散货船方面,越来越多的船东将旧船拆解年限从25年以上降至22.5年。据统计,目前船龄在22.5年以上的好望角型散货船有100艘。由于该型散货船市场极度低迷,商船三井计划明年3月份前拆解或闲置20艘;通常其平均拆解年限为23年以上,目前已降至15—20年。预计今年全球散货船拆解总量可望达到3000万载重吨。结合交船情况,2012年散货船运力预计净增长7000万载重吨,船队运力增速可从2011年的13.7%降到11%。
另外,由于船舶老龄化特征明显,且属于前期订造“洼地”,下半年灵便型散货船的市场行情可能好于其他船型。
(2)中小集装箱船订造主导市场
经过2010年下半年和2011年上半年的集中订造,主要班轮公司为争取未来市场份额而进行的运力构建已经完成,对于超大型集装箱船的订造热情已逐渐冷却,而“以租代订”正在成为船东的首选。
相对而言,新兴市场的需求正在成为集装箱船需求的主要推动力。目前,3000TEU以下的集装箱船主要运营于南美、非洲国家以及亚洲区域内,这些地区受欧债危机的影响相对较小,其进出口需求仍将强劲。而且,从船龄结构看,3000TEU以下的集装箱船中,船龄在20年以上的船舶约占23%,1000TEu 以下的船舶老龄化程度更为严重。此外,目前3000TEU以下集装箱船手持订单量仅占船队比重的5%。
(3)油船部分船型有望率先复苏
总体而言,油船市场的供需关系正在改善。部分船东在自身条件尚可的情况下,或将提前布局订船。
从需求看,世界石油需求保持微弱增长。国际能源署(IEA)预测,2012年全球石油日均需求将达8990万桶,较去年增长0.9%。
从供给看,新船供给压力减小。目前,油船手持订单量占船队的比重已经降至14.9%。受老旧船加速拆解等因素影响,预计全年油船运力净增长2000万载重吨,2012年其船队规模增长率将从2011年的5.9%降至4.2%。其中,VLCC船队增长率将从2011年的8%降至2012年的7%,苏伊士型油船船队增长率将从2011年的8.7%降至2012年的5.6%,阿芙拉型油船船队增长率将从2011年的4%降至2012年的2.5%。
新型节能型油船备受船东青睐。美国咨询机构McQuiliing 研究报告显示,由于燃油效率的差异,在相同的运费水平下,新型VLCC每天的运营收益可比7年船龄的旧船高1.8万美元。
油运公司业绩有所改善,油船价格已经处于阶段性低位。今年第一季度,得益于油船租金上涨,去年底完成债务重组的Frontline实现利润720万美元,大大超过预期。而去年第四季度,其亏损3.44亿美元。
此外,中国“国油国运”政策的落实和推进,使VLCC可望率先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