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报道中远计划部分撤单
2009-04-24 16:22 | 国际船舶网 船东动态
英国《金融时报》Robert Wright伦敦报道
中远集团计划取消或推迟其大量船舶订单中的一部分,从而消除了有关这家国有控股航运公司可能被迫增加订单,以支持国内船厂的猜测。
中远集团是全球最大的干散货船舶运营商,昨日在发布年度业绩的同时宣布了上述计划。该公司2008年税前利润为157亿元人民币,低于2007年的261亿元,收入则从1120亿元增至1310亿元。
此前许多观察家曾预料,由于航运市场严重低迷,中国船厂所接的一些船舶订单可能被取消,而中远将接手一部分订单。
中国是全球第二大造船国,仅次于韩国,中远在干散货和集装箱航运两方面都有强大实力。
多数分析师认为,在去年结束的繁荣时期,船东公司订购了太多干散货及集装箱船舶。
汇丰(HSBC)航运分析师史蒂夫?曼(Steve Man)本月早些时候表示,中国政府可能推动中远集团和另一家国有控股运输公司中国外运(Sinotrans)扶持造船厂,接手其他船东取消的订单。
早在去年10月份,航运业资深观察家Paul Slater就将当代中国比作上世纪70年代的日本,当时日本船东接手了外国船东取消的油轮订单,以支持造船厂,并加大日本对本国石油贸易的控制。此举在多年期间压低了油轮盈利。
中远集团的业绩声明中仅表示,该公司正与船厂洽商推迟和取消干散货船订单,而并未透露具体数目。
按照该公司现有的58艘船订单,其干散货运力将提高五分之一以上。
在集装箱船方面,该公司表示,希望将原定今年接收的9艘船中最大的3艘,推迟到2010年接收。
由于没有说明干散货船订单的具体取消数目,对于中远集团最终是否会被允许撕毁合同,一些航运观察家表示怀疑。
挪威奥斯陆Arctic Securities分析师Martin Sommerseth Jaer表示,从许多船东的态度来看,昨日的消息并不令人意外。在航运需求锐减、船舶价值大跌的情况下,船东取消许多现有订单符合商业逻辑。
不过,作为中国政府控制的公司,中远集团的情况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