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船舶工业十年期间狠抓船型研发

2012-11-15 16:30 | 中国船舶报 船市观察


        

党的十六大,特别是十七大以来,中国造船人深刻领会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的讲话精神,全面落实《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船舶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船舶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加大对自主创新的投入,在船型研发与优化、海工装备设计制造、船舶配套产品研制、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等诸多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

主流船型不断优化 高新船舶不断突破

过去的十年,是中国船舶工业狠抓船型研发,适应绿色环保低碳潮流,不断推动常规船型优化的十年。通过开展满足共同结构规范要求的船型开发、集装箱船系列优化研究等项目,我国船企开发了约40型满足共同结构规范要求的油船和散货船,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000TEU至1.3万TEU系列集装箱船。这些适销对路的系列化主流船型,为船企抓住船市高峰期的机遇抢夺订单提供了技术支撑。在绿色节能船型研发方面,我国船企更是举措连连,成果丰硕。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开发的绿色环保型17万载重吨级好望角型散货船享誉国际航运界,广州广船国际股份有限公司一举签下12艘低油耗的新型国际海事组织(IMO)Ⅱ类5万载重吨化学品建造合同,均彰显了科技创新对船企应对节能环保要求的助推作用。同时,我国船企还超前研发了40万载重吨级超大型矿砂船、新一代32万载重吨级超大型油船(VLCC)等新船型,为抢占市场先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过去的十年,是中国船舶工业正视差距、迎难而上,在高技术船舶研发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十年。我国不仅攻克了液化天然气(LNG)船关键建造技术,承造了一批LNG船,而且推出了自主研发的16万立方米、17.5万立方米、22万立方米等多个新船型,成功摘取世界造船“皇冠上的明珠”。同时,3000吨级小水线面综合考察船、海洋天然气水合物综合调查船、国内最先进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的建成交付,七○八所中标新型极地破冰科考船详细设计项目……这一系列高技术船舶的设计和建造,为我国海洋资源开发和海洋权益保护提供了装备支撑。我国船企还紧紧抓住大型工程船和多用途船升级换代的机会,自主设计、建造了大批工程船和多型大型挖泥船,改变了我国大型挖泥船完全依赖进口的局面。

海工装备异军突起 “深水舰队”彰显水平

十年来,我国船企抓住海洋工程装备需求旺盛的机遇,在国际海工市场上抢得一席之地,建造的海工产品基本覆盖了国际上主流的深浅水装备。尤其是在深水海工装备建造和海工产品设计、总承包方面取得的重大突破,成为了这一时期我国海工装备制造业的突出亮点。

目前,我国船企具备了400英尺及以下自升式钻井平台的建造能力,可建造30万吨级及以下浮式生产储油船(FPSO),并能承造风电安装平台以及海洋工程船、三用工作船等海工辅助装备。同时,我国企业不仅建造了多型中国首制乃至世界首制的海工产品,更在400英尺自升式钻井平台、超深水海洋平台、钻井船等的自主设计和总包建造方面实现了零的突破。

在深水装备方面,以“海洋石油981”号3000米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为代表的“深水舰队”5型6艘船的研制成功并交付使用,开启了我国海洋油气资源开发由浅海挺进深海的新征程。“海洋石油981”号是我国首座自主设计、建造的第六代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也是世界上首座按照南海恶劣海况设计、能抵御200年一遇台风的半潜式平台。其配套装备均为世界“重量级”产品,其中,“海洋石油708”号是全球首艘集起重、勘探、钻井等功能为一体的3000米深水工程勘察船,“海洋石油720”号十二缆深水物探船是亚洲首艘最新一代三维地震物探船,“海洋石油201”号是世界上第一艘同时具备3000米级深水铺管能力、4000吨级重型起重能力和DP-3动力定位能力的3000米深水铺管起重船,“海洋石油681/682”号是为“海洋石油981”号量身打造的深水大功率工程船。这些装备都由国内企业自主建造,为我国今后打造更多的深水装备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船舶配套快速发展 自主产品不断涌现

在总装能力不断提升的同时,我国船舶配套业也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多家企业加大投入,开发出多款填补国内空白的产品;同时,相关企业和科研院所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加大了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联合研发的力度,使配套产品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目前,我国主要船用设备产品生产能力快速增长,自主化研制水平进一步提高。

在船用柴油机方面,国内骨干企业加强仿真设计、数字造机等前沿技术研究,不断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成功完成了5万千瓦级和7万千瓦级大功率低速柴油机的国产化研制,打破了大缸径柴油机被国外垄断的局面;成功制造出6S50ME-B型电控低速柴油机、7RT-Flex84T-D智能型电控共轨低速柴油机等全球或国内首制产品,目前生产的多型低速机和中速机均满足国际海事组织Tire Ⅱ标准要求。特别是于2011年11月推出的国内首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6CS21/32船用中速柴油机,其各项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批量生产后国产化率不低于90%,已获得中国船级社认可,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柴油机技术水平的提升。同时,大型船用曲轴国产化制造门槛被成功跨越,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可为曼恩、瓦锡兰两大品牌的50机及以上所有机型提供配套。

为应对《国际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管理与控制公约》,我国船配企业打通产、学、研关节,联合多方力量,成功研发出多款船舶压载水处理系统,形成了与国外企业同步发展的良好局面。目前我国企业自主研发的“海洋卫士”、“青岛双瑞BalClor”、“BSKY BWMS”、“海盾”、“海博士”等船舶压载水处理系统或通过IMO基本批准和最终批准,或获得各大船级社的型式认可,与国外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同台竞技。

创新体系建设加快 创新人才大量涌现

十年间,通过政府、行业组织、企业、研究院所、高校等多方共同努力,我国初步形成了各有侧重、分工协作的船舶研发创新体系,企业和科研院所的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同时,我国船舶工业制修订国家标准、行业标准960余项,充分发挥了标准化在行业创新发展过程中的引领和技术支撑作用。

数字化造船、船舶动力系统、LNG海上储运装备等方面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相继成立,为行业原始创新和基础科研奠定了基础,促进了行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和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整合科研力量,均成立了集团层面的研发中心,根据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研发新产品,使产品研发工作更加有序,新产品的市场适应性更强。此外,造船企业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多家企业技术中心晋升为国家级,在科研创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船舶科研院所经过不懈努力,逐步形成军民互补、船舶与非船产品并重的局面。

科技创新孕育领军人才,领军人才促进科技创新。十年间,一大批专家学者和各类专业人才在船舶工业发展中大显身手。张金麟、杨葆和、宋学斌、俞宝均、马延德、胡可一、夏飞、朱英富、王立祥、范模、赵耕贤、周国平等12人以在各自领域、各自专业的突出成就获得“船舶设计大师”称号。两大船舶集团公司的有突出贡献专家达104名,入选“百千万人才工程”和“511人才工程”的学术、技术带头人达457名,并拥有众多国家级、省部级技术能手。如今,船界的人才队伍迅速壮大,人才结构不断完善。

我国船舶工业十年来的跨越式发展充分证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面对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船舶工业发展的艰难困局,只要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指导方针,努力形成强大的原始科学创新能力,尽快形成强大的关键核心技术、系统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就一定能再创辉煌,将我国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造船强国。

END

关键词: 中国船舶工业


国际船舶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