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蓝海”市场等待点石成金
2013-03-29 16:58 | 中国水运报 船舷内外
据统计,2009-2013年全球海洋油气开发年均投资2712亿美元,比前五年的1914亿美元增长了42%.就我国来说,“十二五”期间,用于海上油气资源开发的投入将达2500亿元至3000亿元。
巴西桑托斯湾,巨大的井架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崛起,采油船轰鸣着驶入这片蓝海。伴随着海浪轻轻摇晃,汩汩流油从大海深处沿着管道奔涌而出。
辽阔的海洋,这里正在成为世界能源的下一站。“未来10年是我国海洋石油发展的黄金时期,我国海工装备产业将大有可为!”中国产业海外发展和规划协会秘书长胡卫平表示。而随着海洋经济晋升为国家战略,“海工热”再次升温。
难啃的“香饽饽”
海工装备市场到底有多热?美国Diamond Offshore公司董事长詹姆斯·蒂斯表示,以第六代钻井平台为例,日均租金已从数年前的40万美元大幅上涨到目前的55万~60万美元。纵然市场巨大,前景诱人,但海工装备市场并非人人都能享用的“盛宴”,这一观点已被业界人士多次提及。
纵观国际,海工装备制造行业目前被分为三个梯队:欧美企业作为世界海洋工程技术的引领者,稳居第一梯队;新加坡、韩国和日本等传统造船大国,近年从已经发展成熟的中、浅水域平台向深水高技术推进,逐步占据第二梯队;位居第三阵营的中国船厂是后起之秀,主要活跃在海洋工程产业链的制造环节。
虽然从市场价值来说,建造环节比其他环节的市场价值要大许多,但是从整个海工产业来说,这仅仅是产业链的一个环节,而且是利润率最低、投资回报周期最长的一个环节。例如中国在国际海工装备上的一张名牌--“海洋石油981”号,其工作效率高于预期,但大部分建造收入都落入了欧美配套商手中,设计研发能力薄弱和配套业滞后使得中国海工装备的国际竞争力遭到大大削弱。
向产业链上层“游”
根据海工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我国要从海工产业新兴国家发展成为海工产业强国,必须从建造环节入手,这也是韩国和新加坡的发展经验。然而,向建造环节的高端领域转移,必须在设计、安装和维护业务领域取得话语权,才是海工产业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
在这方面,前两个梯队的代表已为我国做出表率。比如行业的领先者欧美企业,早已退出建造业务领域而着力发展设计力量。反观我国,2000年以来建造完成和在建的钻井平台多达50余座,但70%以上为欧美公司设计。而新加坡海洋工程产业的快速发展,也始于其对设计技术的掌握。数据显示,1998年到2010年,新加坡海洋工程产业营业收入从9.5亿美元增加到80.8亿美元,增长了7.5倍。
韩国企业则与新加坡走上不同的道路。该国依托在船舶建造方面的实力,90年代开始大举进军海洋工程产业链的建造和维护环节,并涉足安装等环节。如今,韩国企业已在钻井装备和施工装备的升级改造方面形成不俗竞争力,2011年,该国在这一领域的新订单高达350多亿美元。
当然,由于海洋工程产品具有高复杂性特点,单个产品的研发周期长达十年左右,因此欧美企业垄断高端海工产品设计的局势短期内很难打破,海洋工程产业当前的竞争格局可能维持很长一段时间。但我国企业必须积极寻求突破的途径,努力向产业链的上游“游动”,力争早日把握产品设计的产业“龙头”.
人才是破局关键
深水科技与航天科技比肩,是当今科技界的双峰,海工类产品的科技含量可想而知。当前,技术门槛仍是制约我国海工产业进一步发展的首要问题。好在,一些先行试水海工市场的国内船企已开始从不同方向寻求破题之道。
2012年,由南通中远船务(以下简称中远船务)研发的“深海高稳性圆筒型钻探储油平台的关键设计与制造技术”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在行业内创造了世界顶尖高科技海洋工程装备“中国制造”的佳绩。
事实上,中远船务从2007年才开始转向海工这一高端产品。“关键靠技术创新,而掌握技术的第一步是引进人才。”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一语道破中远船务快速发展的奥秘。据介绍,为快速引进人才,中远船务独创“全球引智”计划,从新加坡和韩国引进大批海工技术专家和高级项目管理人才。这些世界顶尖人才的加盟,使该公司能在短期内集聚海工项目从技术研发到项目管理的全方位人才,同时建立起世界上最优秀的海洋工程设计、建造技术和项目管理模式。
与中远船务的“引进来”计划不同,另一个船舶制造业大头--熔盛重工采取“走出去”的策略向海工领域扩张,该公司去年将海工业务的全球科技研发中心及运营平台“安家”在新加坡。“新加坡海工人才资源充足,汇集了全球各地的海工设计及制造企业高端专业人才。再加上其中的新加坡华人无论在语言或文化上,都与中国人有着一脉相承的联系,存在着天然的沟通优势。”熔盛重工董事长陈强认为,在国内技术及总装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将新加坡的海工发展优势及资源充分整合,形成市场核心竞争力,迅速抢占海工市场,将为公司海工业务的发展带来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