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船配企业提前“火拼”

2009-06-24 08:56 | 国际船舶网 船配市场


 

目前国际金融危机,对正在加速发展的我国船舶配套业造成了很大冲击,船用设备合同撤销、推迟交付或改变配套船型等情况陆续发生,船舶配套市场供不应求的局面顷刻逆转,船用发动机等近年扩能幅度较大的船用设备将出现能力过剩,市场竞争随之加剧,我国船舶配套企业将提早遭遇外资船配企业的激烈竞争。

因此,当前应抓紧进行船舶配套业结构调整,尽快使我国船舶配套业整体技术水平、产业组织结构、产品结构、高端船用设备生产能力上一个新台阶,使我国船舶配套业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实现漂亮“转身”,增强自身的技术、生产和经营实力,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真正收到化“危”为“机”的效果。

现有船配业结构问题:

1 .大型配套企业少,小型配套企业多,产业集中度低

我国现有各类船舶配套企业至少600家以上,绝大多数企业规模小、产量低、产品单一,扩大生产及研发能力弱,重复生产、盲目竞争的状况严重。如我国最具优势的船用设备——船用低速柴油机,2008年全国4家企业的总产量是526万马力(其中,沪东重机171万马力、大连柴油机公司172万马力、中船三井130万马力、宜昌柴油机厂53万马力),而韩国斗山发动机和现代重工的低速机产量大约是1200万马力和1100万马力,日本三井造船一家企业的低速机产量是465万马力。

2 .高端产品少、低端产品多,总体技术档次低。

国内能够为出口船和内销远洋船配套的船用设备主要是动力装置类大部分产品、甲板机械类和船用电力电气设备类部分产品、舱室设备类少部分产品,以及舾装件、管系、船用灯具、电线、电缆等低附加值的配套产品。在动力装置、甲板机械、舱室设备、电力电气设备类产品中,有大量高端设备和核心零部件国内不具备生产能力;为出口船和内销远洋船配套的导航、通信、自动化类设备国内基本不具有生产能力;多数海洋工程装备配套设备不具有生产能力,完全依赖进口(如为高附加值船舶配套的主、辅机,为普通船型配套的主辅机的核心部件等)。这种状况导致配套企业盈利水平低,造船企业采购成本高。

3 .外国品牌设备多、自主品牌设备少,自主研发能力弱。

国内为出口船和内销远洋船配套的主要船用设备基本采用许可证或与国外合作方式生产,企业不掌握这些产品的设计技术,也不掌握这些产品的部分核心部件的设计和制造技术;我国自主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船用设备或配套产品,多是低端的或小型的产品,能够为出口船和内销远洋船配套的少,多数为沿海、内河船舶配套。

4 .单个产品供货多,配套产品成系列、成系统供货少,制约了装船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设备企业生产的单个产品质量、性能大幅提高,许多产品达到了为出口船和内销远洋船装船的要求,但是,由于国内缺少承担系统集成设计、供货的专家和企业,重要设备的控制系统、集成技术掌控在外方,企业生产的产品不成系列、不成系统,在世界船用设备普遍实行系统集成供货或模块化装船的趋势下,导致国内产品失去装船的机会,或被国外企业以低价购买中国企业产品,通过集成高价卖给中国船厂,两头获利。国内企业生产的船用设备不成系列或品种不全,也使其失去装船机会。例如我国造船所需的小缸径低速机和大缸径中速机70%依赖进口;船上需要安装多种形式的泵,而我国企业生产的泵品种不全,船东及船厂从价格和服务考虑,往往将装船泵购自一家厂商,导致出口船的泵几乎全是进口产品。

5 .多数企业重生产、轻营销和服务,产、销、服务体系不完善。

我国引进许可证和与国外合作生产的品牌船用设备,主要利用技术提供方的全球营销服务网来推销产品和提供维修服务,企业不仅在经济上受到一定损失,也不能及时、正确地了解产品在使用中出现的问题,从而改进和提高生产工艺和产品质量。国内部分自行设计制造、已达到装船要求的配套产品,由于企业实力弱,且经营、服务意识不强,顾及不到或不注重产品宣传、销售网点建设、不能提供优质的服务,特别是没有全球维修服务网,使产品难以被船东或船厂接受,打不开销路,形成恶性循环。

 

(中国船舶工业经济研究中心 曹惠芬)

 

END

关键词: 船配企业


国际船舶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