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高桥造船:改革提速再创佳绩

2015-01-30 17:18 | 中国船舶报 船厂动态


在刚刚过去的2014年,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积极应对国际船舶市场的复杂变化,始终以“改革与提速”作为工作主题,持续推进转型发展和结构调整,在生产经营和企业管理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据悉,该公司去年承接新船订单29艘、666.4万载重吨,新接自升式海洋钻井平台订单4座;截至年末,手持84艘船舶和11座海工平台订单,合计1562.2万载重吨,两大指标在全球造船企业中继续保持领先地位。

产品结构日趋高端

据外高桥造船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2014年,该公司不断开拓市场经营新局面,首次承接到技术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CJ50型自升式钻井平台订单,并已与船东签订国内目前最大的大型气体运输船(VLGC)——8.5万立方米VLGC建造意向协议及技术文件,进一步形成了高端海工装备连续批量化生产的格局。此外,该公司还与新加坡船东签订3+1+1艘15.8万载重吨苏伊士型原油船建造合同,填补了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该系列产品的空白。

在多元化业务拓展上,该公司控股的中船圣汇气体装备有限公司承接了宁煤液化项目。这是圣汇公司迄今承接的单笔合同金额最大的工程,包括254台设备的制造,总重约1.13万吨,其中厚壁容器达50台,填补了该公司压力容器制造方面的多项空白。

按期交付成为重点

在实现产品结构日趋高端、船型种类日趋多样目标的同时,保证产品按期交付成为2014年外高桥造船公司的另一工作重点。通过加强精益管理和提升营运效率,该公司按时实现了全年各大生产节点。其中,国内迄今建造最大的集装箱船——18000TEU集装箱船首制船已于2014年9月初进坞搭载。其控股公司江南长兴重工有限责任公司承建的第六艘9400TEU集装箱船于4月底完工,实现了该系列船的批量交付;建造的8.3万立方米VLGC于11月命名。

在造船生产捷报频传的同时,该公司首制JU2000E型自升式钻井平台于2014年5月28日正式命名。这是上海开埠以来、中船集团成立至今建成的第一座自升式钻井平台。随后,该公司海工建造一鼓作气,全年共交付3座自升式钻井平台,创下该公司历史最高纪录。

先进管理提供支撑

先进的运营管理,是外高桥造船公司取得生产经营良好业绩最重要的支撑。

2014年,该公司在造船生产中全面推行“四机一炉”工程,即船舶出坞前完成发电机、锅炉、舵机、锚机及主机的五大系统完整、密性和串油结束,发电机、锅炉、锚机在坞内动车等任务,大幅缩短了码头建造周期。在海工建造上,该公司首次采用自升式平台陆地建造的大工法,先后有2座CJ46型钻井平台在平地铺底搭载,减少了对船坞资源的依赖和占用,加快实现了海工业务的增量发展。

为充分利用外部资源,该公司还实行了大总段、上层建筑及机舱棚等船舶中间产品的异地建造及预总组,以及海工平台生活楼异地总组、桩腿上下正态总组等措施,加快了总装化造船速度。随着自动焊接小车开发应用、软轨道式全位置焊接机推进等新技术的研究成功,该公司焊接自动化率跃居国内造船业的领先地位。此外,在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精度管理、推进现代物流项目、应用阳光采购平台、开展物联网与智能终端技术研究与应用等方面,外高桥造船公司去年也取得不少进步。

深化改革增强动力

外高桥造船公司生产经营迎难而上的动力,来自不断深化的体制机制改革。

2014年,外高桥造船公司积极探索设计人员薪酬制度改革,推行以承包设计物量为基础、设计负荷为主要依据的考核分配方案,激励员工主动复合、提高效率;重点实施以“领军人才通道、项目管理通道、技术能级通道和技术管理能级通道”为主线的职业发展方案,促进了设计和技术管理队伍建设,加快了年轻人才成长步伐。

在生产部门,该公司继续推进精细化派工管理,实现了派工到个人、评价到个人、考核到个人,改变了“以包代管”的传统派工方式,加强了对生产现场的掌控,调动了员工生产热情,提高了生产效率。对于劳务工管理,该公司在班组实物量考核的基础上,总结并分析物量承包形式和薪酬模式,改进班组分配管理方式,形成了能者多劳、多劳多得的良好氛围。

以激情进取、勇于创新的姿态,通过务实、扎实的工作措施,外高桥造船公司全面完成了2014年的主要工作目标,在中船集团财务成本管理、信息化建设等专项考核评比中获得佳绩,并通过了中国船级社能源管理体系的认证审核。去年,该公司还先后获得了上海市质量标杆企业、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等多项荣誉,企业软实力和社会责任形象大为增强。

END

关键词: 外高桥造船


国际船舶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