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斯潘CEO王友贵宣布年底退休

2017-07-31 17:02 | 航运界 船界人物


航运界网7月31日获悉,全球最大的独立集装箱船东塞斯潘(Seaspan)日前发布公告称,该公司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王友贵(Gerry Wang)将于2017年12月31日起退居二线,专注于家族企业投资和慈善事业。塞斯潘授予王友贵公司名誉主席称号。

塞斯潘表示,公司目前正在寻找新一任首席执行官人选。此前,公司曾晋升Peter Curtis为执行副总裁和首席运营官,并任命David Sokol为董事会主席。

针对即将退休一事,王友贵对航运界网独家表示,已谢绝塞斯潘董事会近700万美元年薪的重金挽留,“想歇歇脚换换气,接下来会去充充电。”据了解,这是王友贵在塞斯潘上市后工作的第12个年头,本季度财报也是他在任期间最后一个季度财报,合计48次。王友贵称“一路走来相当圆满”,并表示,目前公司经营情况很好,市场也不错,自己属于“激流勇退”。

此前的今年4月,塞斯潘(Seaspan)联合创始人之一、董事会成员Graham Porter离开公司。而王友贵的退休,对于这家船公司而言可以说是“灵魂舵手的谢幕”。

据航运界网了解,王友贵是最早提出“大船计划”的先驱者之一,他聚集了一批世界级的航运专业人才,使塞斯潘(Seaspan)成为世界领先的集装箱租赁平台。他将18000TEU以及20000TEU等大型集装箱船舶建造的技术开源,推动了当时市场船公司们建造大船的一场运动,但塞斯潘(Seaspan)的成功学,绝不仅仅如此。

2015年10月,在航运界网主办的第三届国际航运船舶融资高峰论坛上,王友贵做了《关于建造大型集装箱船舶的运动》发言,他表示:“塞斯潘的核心研发部门,只会开源85%的船舶建造信息,而剩下的15%是塞斯潘的核心商业价值。”

去年,塞斯潘实现营业收入8.779亿美元,亏损1.39亿美元;其中第四季度塞斯潘实现营业收入2.132亿美元,获利140万美元,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韩进海运的破产。2017年第一季度,赛斯潘实现营业收入2.01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减7%;净收益4002万美元(折合人民币2.76亿元)对此,王友贵也曾独家向航运界网回应,实际上2016年塞斯潘的亏损都是浮亏,属于非现金式的资产减值损失,实际财务情况令人满意。

此前王友贵曾公开向媒体透露,航运业持续低迷,但对塞斯潘来说却是一个很好的机会,除了降息之外的利好消息,新船、大型船舶将会是塞斯潘公司购买船舶的首选,这主要包括船东滞留在船厂的船舶,以及船东因遭受财政危机无法兑现订船合同的船舶,甚至还有来自于班轮公司出售后再返租的船舶,以及重组中的中国融资租赁公司出售的船舶。

彼时,航运界网曾追问王友贵,这个时间点选择买船是否意味着抄底,王友贵称“希望如此”。而现在看来,集运市场的大面积回暖,也印证了其此前的判断。

王友贵1962年出生,安徽人,1983年毕业于上海海运学院(现上海海事大学)航海系,后获得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ESCAP)资助下的国际经济学专业硕士学位,1986年任职招商局集团,定居香港;1990年加入塞斯潘公司,定居加拿大温哥华;1993年获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的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1999年,王友贵成功安排中海集团长期租入大型集装箱船,为中海的后期发展奠定了基础。2005年,塞斯潘登陆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王友贵开始担任该公司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一职。

此外,在塞斯潘宣布王友贵即将退休的同时,该公司还发布了今年第二季度财报。据财报披露,该公司二季度和上半年分别录得总收入2.05亿美元和4.06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了8.8%和7.7%。塞斯潘表示,部分短期租约船租金较低是导致收入减少的一大原因。

王友贵表示,公司上半年业绩良好,在降低成本和提高船舶利用率上均取得优异成绩。二季度和上半年,船舶运营成本分别下降了13.8%和12.3%,船队利用率分别为98.2%和95.0%。

据悉,塞斯潘共管理114艘船,运力达91.5万TEU(含将于2018年交付的9艘新船订单);目前运营89艘船,平均船龄在6年左右,船队剩余平均租约为4年。

航运界网分析认为,一家敢在非常时期做非常动作的船公司一定是出于高度的行业自信。果敢、有魄力似乎就像标签一样贴在了塞斯潘这家公司身上,这不仅仅是因为这家公司曾推动了集运行业的造大船计划。有时机会往往就存在与一念之间,在命运的门前,不妨多拿出一点耐心,哪怕多等一天、一小时甚至一分钟,结果可能就会截然不同。

END

关键词: 王友贵


国际船舶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