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风潮”来袭!广东船企乘势而上
2018-08-16 07:53 | 中国船舶报 国内造船
近日,广东省环境保护厅组织编制了《广东省打赢蓝天保卫战行动方案(2018~2020年)(征求意见稿)》,待正式公布后即实施。今年年初以来,广东省内已经出台多项计划、措施、方案,加大力度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大力调整产业与能源结构,加快转型升级,强化节能减排和污染防治。
随着环保力度持续加大,广东船企在污染防治工作方面无疑将面临着越来越高的要求。同时,环保“风潮”也为粤船企探索发展绿色新兴产业提供了契机。相关骨干船企正积极行动,为承担环保社会责任、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贡献力量。
挑战·环保政策持续“加码”
今年是广东省环保政策出台极为密集的一年。
在降低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方面,今年4月印发的《广东省挥发性有机物(VOCs)整治与减排工作方案(2018~2020年)》要求,船舶工业生产过程须控制涂料中VOCs的含量,机舱内部、上建内部等舱室的内壁宜采用水性涂料,溶剂型涂料应优先采用高固分涂料。2020年年底前,船舶制造企业60%以上的涂装工作须在封闭且带有排气净化系统的空间内进行;船舶修造企业的喷涂作业宜在局部封闭空间内进行并采取通风净化措施。推广使用高压无气喷涂、无气静电喷涂、空气辅助无气喷涂等高效涂装技术。
在固体废物污染方面,《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于6月1日开始实施。该计划要求全面压实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责任,加快推进固体废物处理处置设施建设,严格环境监管执法,深入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化,健全回收利用体系,实施固体废物全过程管理,不断提高固体废物管理系统化、科学化、法治化、精细化、信息化水平,确保固体废物得到安全妥善处理处置,保障全省生态环境安全。
对于工业固体废物,广东省环境保护厅会同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组织编制了《关于加强工业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该意见鼓励企业开展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评价,通过第三方评价机构的客观评价,确定综合利用工业固体废物种类和数量,企业依据评价结果,按照《财政部、税务总局、生态环境部关于环境保护税有关问题的通知》和有关规定,申请享受免征环境保护税,以及减免增值税、所得税等相关优惠政策。
同时,广东“蓝天保卫战”已全面打响。今年5月,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印发了《广东省打赢蓝天保卫战2018年工作方案》《广东省打赢蓝天保卫战行动方案(2018~2020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该《行动方案》提出,要将在线监测数据作为执法依据,加大超标处罚和联合惩戒力度,未达标排放的企业一律依法停产整治。对查出的所有问题,要建立整改台账,实行闭环管理,全面整改到位,并将超标排放问题及整改情况向社会公开,对超标排放企业整治实行跟踪整改销号。2019年年底前,全面完成各类现役工业污染源超标问题整治工作。
压力·面对困难积极应对
环保政策的“加码”给船企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业界人士分析,在船舶涂装领域,VOCs排放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较大的波动性。如在钢材预处理和分段涂装过程中的VOCs排放属于有组织排放,而在总段涂装和后行区域涂装过程中则属于无组织排放,该区域VOCs排放难以收集,处理难度较高。此外,废油漆桶存放处也会产生一定程度的VOCs排放。总体来看,从源头上减少VOCs排放的困难很大。
船舶制造和修理过程中还会产生固体废物,如废钢、含油污泥、废油漆桶等,其中既有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也有工业危险废物。据了解,有资质的回收单位少,这也是很多广东船企在处理固体废物时面临的难题。由于本地处理价格逐年攀升,这项花费给船企造成的压力也很大。另外,在监管层面,外轮修理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尚未被明确与进口“洋垃圾”区别对待,在界定和回收上存在很大问题。
尽管如此,华南地区骨干船企仍不遗余力加大节能减排、污染防治工作力度。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多年来保持能源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确保节能减排指标达到要求。2018年,黄埔文冲继续开展燃料动力成本管控工作,力争实现万元增加值能耗水平同比下降10%以上的目标。通过新工艺、新工法研究,黄埔文冲还将加大在修旧利废领域的投入,切实巩固节能降耗成果。
在船舶涂装领域,应用大包装涂料工艺被看作是未来的发展趋势。8月底,广船国际有限公司将首次试用这种新工艺,对一艘在建船舶外板进行防污漆涂装。据广船国际工艺研究专家介绍,传统的船舶涂料包装方式是20升一桶,储存大包装涂料的新型不锈钢IBC罐则可装500~1000升,并且能够循环使用。因此,使用大包装涂料可以有效减少VOCs排放、油漆残留和废油漆桶的产生,具有非常明显的安全和环保优势。
修船生产中的新工艺替代也取得了积极成效。中国修船企业“斯佩克”(SPCC)第六十五次会议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1~6月,广东地区两家主要修船企业完工船超高压水除锈面积分别达到7.9万平方米、5.7万平方米。其中,广州中船文冲船坞有限公司对散货船货舱、主甲板、生活区等全部使用超高压水除锈,其他部分使用湿喷砂工艺。
相关船企还将环保理念渗透到技改项目中。今年4月,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靠港船舶使用岸电2016~2018年度奖励资金申请项目(第二批及第三批)的公示》,广船国际、黄埔文冲、文冲船坞、中船广西船舶及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等船企码头岸电项目均名列其中。
不过,受当前技术条件和工艺流程限制,船企在污染防治工作上存在着短期内难以突破的“瓶颈”。业界人士建议,应强化对环保工作重要性与紧迫性的认识,加强与地方政府部门的沟通和协调,积极反馈普遍、合理而又明确的意见,促进形成科学、长效、可操作的船企相关标准。
突破·环保机遇不容错过
污染防治在给船企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孕育出不少新的机会。目前,船舶行业相关企业和科研院所正在发展VOCs排放治理业务,针对船企不同区域的VOCs排放研发适用的处理系统。有组织排放区域采取局部多点收集、处理方式,无组织排放区域则采取一体化移动式收集、处理方式。在集装箱制造使用成熟的基础上,相关企业正与涂料供应商一道,面向船舶行业推广应用新型不锈钢IBC包装解决方案。目前,部分广东船企已经开始“试水”与涂料供应商、大包装罐体运营方之间的三方合作。
绿色船舶也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行动方案》要求,严格落实珠三角水域船舶排放控制区要求,2019年年底前,船舶排放控制区扩展至沿海重点港;加强排放控制区内船舶用油情况的监督抽检,重点港口抽检率达到50%以上;推广使用电动或天然气港口工作船舶和内河观光船舶,推动内河船舶改造,加强颗粒物排放控制,鼓励淘汰使用20年以上的内河航运船舶。
采用电动船舶替代传统内燃机船舶,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内河船舶污染排放问题。广船国际正以零排放标准电动船舶为突破口,联合广东省内优势力量,立足自主创新,打造以绿色船舶设计建造产业为龙头、相关配套产业协调发展的绿色船舶研发生产体系。
为增加清洁电力供给能力,《行动方案》提出,2017 ~ 2020年,在珠海、汕头、汕尾、阳江、湛江、揭阳等地建设海上风电项目,总开工建设装机容量650万千瓦以上,其中建成投产200万千瓦以上。黄埔文冲将力争在海上风电安装装备建造领域取得新突破,在海上风电运维领域抢得市场先机。同时,黄埔文冲还将加速推进中船(广州)新能源有限公司的管理运作,加大市场开拓力度,积极推进新能源产品研发和市场推广。
探索“互联网+”模式,推广智能回收、自动回收等新型回收方式,加快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同样是广东污染防治的重要内容。《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提出,到2020年,全省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8%以上;到2020年年底,珠三角9市和韶关、梅州等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城市率先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全省95%以上的农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
目前,广船国际“互联网+垃圾分类”智能系统已在广州的一些高校和社区稳定运营,效果显著。这种智能系统包括高校“绿岛”和“GSI城市驿站”两种模式。广船国际将逐步实现绿岛模式在广州地区高校的全覆盖,并进一步大规模推广应用“GSI城市驿站”模式。
创新合作模式 助力技术升级
当前,许多船企正在向智能化、绿色化转型迈进,技术升级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环。瞄准这一需求,近年来,国内外相关企业推出了大量新技术和装备。已在船企中应用的智能仓储系统,面向修船生产的高效智能涂装装备,针对船企VOCs治理的工程系统,船舶大包装涂料的IBC包装解决方案等都是可以替代传统技术和工艺的创新之举。而从大包装涂料批量使用的成功经验来看,推广应用一些新技术和装备,创新合作模式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船企人士看来,IBC罐体设计也许并不十分复杂,但产品具有的实用、经济、高效、安全和环保优势,引起了部分船企的极大兴趣。如果只是扮演产品销售和售后服务的角色,这种新工艺很难在短时间内获得认可。实际上,项目运营方以三方合作形式,在空罐发运、成品配送、空罐回收等流程上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船企只需租赁罐体、提供准确的涂料订货信息即可。这直接减轻了船企在涂装方面承担的环保和管理压力。
和大包装涂料一样,很多以产业化应用为目标的新技术和装备在发展初期都面临着不小的困难。比如,有的新型装备因为投资巨大,对很多经营压力极大的船企来说显得“高不可攀”。同时,由于与传统的技术和工艺有着极大差异,船企往往会对新技术和装备的可靠性及使用效果存有疑虑。另外,新技术和装备对人员技能水平和内部管理能力提出的新要求,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大技术升级的难度。
因此,有必要通过创新合作模式突破难关,加快应用有发展前景的新技术和装备。业界人士建议,在这一过程中,船企可以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来自船舶行业外的新技术和装备必须借助示范应用才能不断优化技术、拓展市场。同时,有的船企本身也主导或参与了一些技术创新项目。以多元化、市场化的跨界合作汇聚各方优势,在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前提下,探索建立能够长久运行的合作机制,不断优化项目操作流程,必将促进新业务的快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