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海运董事长谢志坚谈变中求胜
2018-10-06 15:41 | 中国航务周刊 船界人物
2018年上半年,油价大涨、环保成本上升、中美贸易战打响,这些突如其来的市场新变化,让航运企业措手不及。而如何应对变局,是对每一位企业掌门人的考验。
近两年,阳明海运正是通过施行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重回上升通道。《中国航务周刊》记者近日专访阳明海运董事长谢志坚,解读阳明海运如何于变中求胜。
市场:今年极具挑战
《中国航务周刊》:阳明海运二季度业绩显示,净亏损38.14亿元新台币,但货运量同比增长11%。您怎么评价公司的业绩?
谢志坚:上半年,航运市场主要由于燃油价格上涨超过预期,平均燃油价格较去年同期上涨约25%,造成公司成本增加。
此外,根据Alphaliner最新统计,今年运力供给增长为5.9%,需求增长为4.6%,市场仍处于供大于求的状况,造成上半年平均运价(SCFI)较去年同期下跌约10%。
《中国航务周刊》:阳明海运在此前的2017年实现了盈利,您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
谢志坚:航运业虽然自2016年以来,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动荡低迷期,但随着韩进海运的破产,以及航企整合持续发酵、供需改善以及运价提升,使集运市场摆脱谷底,从2017年开始逐步回升。
除了市场因素外,过去两年,阳明海运在全体同仁戮力付出之下,营运绩效得到改善。此外,配合所属THE联盟主要航线的布局,我们调整、裁撤或缩减了部分低/负贡献度航线。同时,通过组织改造,有效落实了公司集中化管理策略,并严格进行成本管控,降低营运成本,使公司在去年扭亏为盈,全年实现税后盈余3.21亿元新台币,赢得了投资人、客户及合作伙伴的信心。
《中国航务周刊》:今年上半年,航运市场发生了一些新变化,您如何判断未来一段时间的市场状况?您对公司全年业绩预期如何?
谢志坚:随着国际贸易形势的变化,今年航运业的经营环境更为艰巨,且极具挑战。不过预计下半年随着旺季需求增加、新船交付压力缓解、运价继续回升等因素,我们的营运表现有望优于上半年。
展望今年的航运市场,中美贸易战对货量的冲击目前尚未浮现,基本需求并未减少。即使中美之间贸易往来减少,只要货运需求不减,还会转向其他国家,即货流改变但货源不减,仍会有货运需求。此外,影响中美贸易战的因素很多,目前船公司最好静观其变,保持弹性灵活的营运策略。
对于2019年的市场,相较今年会更乐观。预计市场运力供给增长3.7%,需求增长4.2%,供需形势有利于航运企业明年的发展。
理念:遇到问题就面对
《中国航务周刊》:您担任阳明海运董事长已满两周年。如果请您用一个词回顾过去两年间公司的发展,您会选择哪个词?
谢志坚:如果总结过去两年,我想用一句话来概括——坚定信念,沉着应变,同舟共济,昂首向前。
《中国航务周刊》:您如何解读这句话?
谢志坚:加入阳明海运这个大家庭已超过两年的时间,我时常与同仁们分享一个理念,那就是“遇到问题就面对”。
我认为,遇到困难不能退缩,反而更要勇敢地去了解问题,面对问题,找出解决方法与改善之道。在这样的理念下,当面对艰难的市场环境与挑战时,我们历经了减资、增资及募资(发行公司债)的过程,强化了股本结构,消弭外界的疑虑。如果没有坚定的信念与面对问题的勇气,是难以完成的。
说到沉着应变,航运市场的供给与需求是随着全球经贸局势不断调整的。企业的成功有60%依赖外在因素,40%则靠自身的经营策略。这也是为什么阳明海运自2016年下半年起,实施多项改善措施,强化企业“体质”,让公司随时处于“准备好”的状态。只有这样,在面对外部变化时,才能更快适应,向前迈进。
另外一点是同舟共济。过去两年,公司的经营绩效有所改善,这并非个人之功,而是整个团队的功劳。我时常勉励同仁要实践“竹筏理论”。每个人如同一竿竹子,竹身很高,但实用性较低。但若将大量竹竿绑在一起,便可成为竹筏,载人载物。它的衍生含义就是团队精神,唯有全体同仁上下一心,每个人的努力才会有加乘的效果,才能越快达到目标。
最后是昂首向前。阳明海运是一家历史悠久的航运公司。2017年,在全体同仁的努力及经营环境的改善下,公司营运效果显著改善。未来我们将逐步执行如积极开发新市场、扩充最适合的运力等中长期计划,并寻求任何可节省营运成本及提升获利的机会。
战略:强化区域经营策略
阳明海运与台湾企业合作,向东南亚地区拓展商机
《中国航务周刊》:您提到,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公司实施了多项有针对性的措施。目前这些措施的效果如何?未来是否有新举措?
谢志坚:阳明海运自2016年下半年开始,进行了营运策略调整,包括内部组织重整、落实货载末位淘汰机制、集团管理集中化以及信息系统统一化等,目前营运状况渐入佳境。
除了上述措施外,我们还一直强化区域经营策略。2017年6月,在巴拿马成立阳明(拉丁美洲)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中南美洲区域中心;2018年4月,在希腊成立阳明(地中海)有限公司,作为地中海区域总部。通过成立这些区域中心,提高区域航线操作的灵活度,有效控制成本。同时,可深入了解各地市场,循序发展区域间航线,搭配原有的长线服务,使航线网络更具弹性。
此外,公司也在持续优化船队结构,通过老旧长租船舶租约到期及自有船舶的汰售,进行长租及自建新船,建立更有竞争力的船队。
《中国航务周刊》:据了解,阳明海运日前与一些台湾企业共同签署了“台湾航港产业海外投资控股公司合资意向书”,向东南亚地区拓展商机。这是否也出于强化区域市场的考虑?
谢志坚:我们与相关航港业者合作,共同规划成立海外投资控股公司,目的是借助彼此的经验及资源,加快对东南亚、南亚及纽澳等地市场的开拓,在东南亚国家投资发展运输、仓储及港口码头等产业,以提升竞争力与优势。
我们十分看好东南亚及印度市场的发展潜力,因此持续积极布局包括印度、菲律宾、泰国及印度尼西亚等市场。从2017年5月1日起,我们正式成立全资子公司阳明(菲律宾)股份有限公司,扩大在东南亚区域的航线布局。2018年1月1日起,在曼谷设立阳明(泰国)有限公司,深耕泰国市场。2018年1月9日,在印度尼西亚设立了PT.YES Logistics Indonesia物流合资公司。
此外,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预估,印度今明两年的经济增长率分别为7.3%和7.5%。因此,除了现有在孟买、清奈与新德里设立的子公司外,今年起,我们会在印度皮帕瓦沃(Pipavav)、那瓦舍瓦(Nhava Sheva)、加尔各答(Calcutta)三个城市设立办公室,加大对印度市场的投入。
未来,我们将继续与航港业者寻求产业间各种经营模式的合作,以降低营运成本,增加投资效益,为客户提供多元化的服务。
运力:租赁新造双管齐下
《中国航务周刊》:近期,阳明海运签订了10艘11000~12000TEU新造集装箱船租约,还订造10艘2800TEU型船。采用租船与新造船两种不同方式扩充运力,出于什么考虑?
谢志坚:扩充船队的方式受到外部因素,如租、造船市场走势,海运联盟的需求,环保法规以及内部因素,如船舶营运风险、市场发展策略与布局等影响,当然也有资金方面的考虑。因此,在综合评估后,阳明海运目前有长租船和新造船计划。在进行通盘规划后,会做出最适合公司船队及营运调度的安排。
《中国航务周刊》:具体到这两批新运力,分别会投放在哪些市场?未来还有具体的运力调整计划吗?
谢志坚:考虑到在2018年~2020年间,我们陆续将有4000~8000TEU不具备规模效益的船舶租约到期,因此这批新租入的船舶,将于2020年第二季度开始,进入公司船队运营,扮演船队汰旧换新、降低成本且符合环保要求的角色。
至于船舶规模,主要考虑到11000~12000TEU型船可提升进出港口及靠泊码头的作业效率,灵活的通行于巴拿马运河及进出全球主要港口,无论是东西向航线还是拓展新兴市场,均可满足业务操作,因此可以更弹性的进行航线配置与规划。
此外,自今年第四季度起至明年上半年,将有5艘14000TEU长租船交付,待2020年及2021年10艘12000TEU长租船陆续交付后,我们的万箱级船舶总量将达到30艘。
同时,为强化亚洲区内航线的竞争力,我们于8月15日订造了10艘先进并符合环保规范的2800TEU型船,将于2020年第二季度至2021年第二季度,陆续投入亚洲市场。
阳明海运将持续精进经营策略,优化船队竞争力,配合2019年市场供需改善,为客户提供更好的运输服务,并提升营运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