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彦明:河北远洋勇战金融风暴

2010-04-01 08:55 | 中国企业报 船东动态


河北远洋董事长 高彦明

    “如果航运业力求摆脱这场百年不遇的危机,首先要平衡航运业的供需矛盾,而平衡供需矛盾的首选良方是———整个航运业积极拆解老旧船舶。”经过高彦明的不懈努力,最终拆解老旧船观念开始逐渐被航运界所接受,为缓解危机起到了积极作用。当动荡的2009年结束时,高彦明没有食言———河北远洋迎战金融风暴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几乎成为国内航运巨头中惟一扭亏为盈的企业。
    2009年6月19日晚,河北唐山,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专程召集河北15家大型企业座谈,作为我国最大的民营航运企业、国内第四大航运企业负责人,河北远洋运输集团董事局主席高彦明出席汇报。彼一时,航运业正处在金融海啸的漩涡之中,属于重灾区,但是,高彦明却深情地向温总理承诺:河北远洋有能力顺利度过这场危机,请总理放心。
    当动荡的2009年结束时,高彦明没有食言———河北远洋迎战金融风暴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几乎成为国内航运巨头中惟一扭亏为盈的企业。然而,当河北远洋迎来胜利曙光时,一切看似平静,但是局外人却很少能真正体会到逆境中转危为机的惊心动魄。正如航船归港时,一切看似顺利,但却很少有人真正体会到迎战暴风雨那一刻的险象环生。
    雨落幽燕 危从天降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毛泽东主席的这首词句恰如其分的反映了金融危机爆发后最低谷时期的航运形势。在几乎毫无征兆的情况下,反映航运市场走势的晴雨表———波罗的海航运指数(BDI)在半年的时间内骤降 95%,从11700多点降到600多点,创了历史最低。
    更可怕的是,世界经济何时能够回暖在当时无人敢轻言预测。这一趟过山车令整个航运界猝不及防,长达两三个月抛锚待货的船舶比比皆是;即使有货运输的船舶,平均运价仅为成本价的十几分之一,航运企业赔本也难赚吆喝;更有甚者,国外很多船都不惜冒着法律风险强行撤销新船订单以求自救。
    在全球经济环境恶化的大背景下,河北远洋遭受着严峻考验。用高彦明的话来形容,河北远洋“虽未伤筋动骨,但也惊心动魄”:在2008年底至2009年初,恰逢改装船交付高峰期共有8艘改装船交付,再加上15艘船舶的修理费用,而当时航运正处在谷底,企业入不敷出。回顾当时的情景,员工都用“压抑”来形容当时每日的工作状态,一想到上下同心积攒的财富像流水一样只出不进无不痛心疾首。
    不仅如此,民营航运企业的特殊背景决定了一旦市场出现波动,企业会无可奈何的陷入各种猜测社会舆论之中。当时,就有舆论压力认为,离开缺乏“国资”的靠山,河北远洋几乎不可能熬过这一关。
    四力合一 力挽狂澜
    几乎就在10年前亚洲金融风暴期间,当高彦明接手累计亏损4800多万元、濒临破产的河北远洋的时候,同样举步维艰。面对当时企业的颓势和已经散了心的员工队伍,高彦明通过抓管理、聚人心、锐意改革创新,给河北远洋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令企业起死回生。经过10多年的奋斗,高彦明又把一个地方远洋企业发展成为全国航运业的佼佼者,以经营和管理的船舶达100多艘、1000多万载重吨的实力,坐上了我国民营航运企业的头把交椅。
    然而,此一时非彼一时,当前企业面临的危机环境要更为恶劣。10年前,河北远洋仅有几条杂货船,遭遇的仅为亚洲区域内的经济萧条;如今,拥有1000多万载重吨运力的河北远洋遭遇了全球性的金融风暴。俗话说,船小好掉头,高彦明能带领已经跻身世界级船队的河北远洋再次走出逆境吗?
    担当着巨大责任和压力的高彦明没有留出令人质疑的时间和空间,一如他以往“勇于挑战、不甘人后”的行事风格,迅速向公司内外传达这样的信心:如果谁要小看河北远洋,将犯下巨大的历史错误。
    高彦明之所以成竹在胸,因为他已经洞察了河北远洋走出危机、走出逆境的制胜法宝,他将其总结为四个力:实力、智力、毅力和凝聚力。首先,河北远洋已经不再是10年前那个 “顶风雨又逆水行舟的小船”,而是拥有了“航母集群式”的船队和雄厚的资金实力,得益于此,在航运最低谷时期,高彦明也敢于对银行承诺绝不会拖欠一分一厘的贷款。更为重要的是,河北远洋一直以来积累的信誉和口碑成为了稳如泰山的品牌形象,其作用甚至超过了企业的有形资产,成为了危机时刻与行业上下游抱团取暖、共渡难关的基石。
    其次是智力,高彦明带领他的管理团队提前对航运下滑进行了准确的预判,并提前进行了防控部署。2008年奥运会刚刚结束,当时航运业市场还波澜不惊,但是高彦明已经提前捕捉到了市场有变气息。当年10月12日晚,高彦明紧急召开的秦皇岛、香港两地高层视频会议,统一了2009年全年应对危机的思想,制定了一系列的应对策略,为应对危机赢得了主动权。
    高彦明最有信心的是企业上下“其力断金”的毅力和凝聚力,因为,依靠这两者,河北远洋建立了一支打不垮拖不烂的“铁军”。
    在2009年春节即将到来的时候,“河北真诚”轮抛锚已将近两个月,船上的伙食紧缺,船员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吃到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了。船上的淡水也处于十分紧缺的情况,每人每天一小桶,实行定量供应。由于进出港手续等方面的原因,伙食供应受阻。就在生活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大家没有畏惧、没有埋怨、没有消极。而是大力开展了船舶维护保养工作,拆除甲板管路、舱盖底部除锈、检修保养机舱设备等等。事后,船长杨贺祥告诉高彦明,当时船员们只有一个想法,就是把船舶维护保养好,使之保持良好技术状态,一旦接到命令,随时可以开航,积极配合公司度过危机。在高彦明的心里,这支“铁军”永远是他要求的:“作风过硬、纪律严明、精诚团结、有能力、有水平、有责任感、能吃苦、能打硬仗,并有良好的服从性和服务意识。”
    事实上,正是依靠“四力”合一,河北远洋力挽狂澜,取得了像中国革命延安时代一样的阶段性胜利和转折。
    四项原则 兴船报国
    作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高彦明带领河北远洋全体员工在历届危机中披荆斩棘、浴火重生,实现了他对温总理的承诺。同时,高彦明也始终没有忘记他河北省政协常委、中国船东协会副会长的身份。因此,即使在企业迎战金融风暴的最困难时期,高彦明也牢记兴船报国的理想、航运领军的职责和关系民生的社会责任。
    高彦明的爱国精神广泛传播,不仅如此,高彦明还提出了“四项原则”———国轮国造、国轮国贷、国轮国检、国轮国保———践行他兴船报国的理想。
    2009年10月30日,河北远洋18万吨散货船“河北领先”号顺利交接,用高彦明的话说,这艘船穿着一身的“中国名牌”闪亮登场,是优秀的民族品牌。该船型设计理念由高彦明本人提出,由中船重工民船中心研发设计,大连船舶重工建造,中国工商银行贷款,中国船级社审图检验,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和中国船东互保协会承保。不仅如此,该船型还优于日本和韩国的同类型船舶,引领了好望角型散货船的发展趋势,被业内誉为“中国型”18万吨散货船。
    高彦明告诉笔者:“河北远洋虽是非国有企业,但河北远洋始终坚持‘兴船报国’的理想,包括‘河北领先’号在内的16艘18万吨散货船,全部是真正意义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完全由中国人参与运作的新船型,是对‘四项原则’最充分的诠释。”不仅限于此,据高彦明介绍,2006年以来,河北远洋先后签订了23艘、415万载重吨的新造船合同,这些新船也全部由国内船厂建造,由中国船级社检验。为了支持中国船东互保协会的发展壮大,2004年,河北远洋将新接管的100多万载重吨船舶全部加入中国船东互保协会,使中国船东互保协会承保的船舶一举突破1000万载重吨大关;为推动香港航运业的发展,河北远洋几乎将所有船舶转挂香港旗,2005至2008年总吨位在香港列第一位,使香港船旗注册从世界第六上升到第五位,有力地支持了香港船旗注册的国际地位。在上述项目中,河北远洋的“四项原则”又一次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领军先锋 舆论救市
    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的航运企业面临无货可装、大幅亏损的局面。在经济形势不明朗的情况下,航运业应该如何自救以求尽快摆脱危机?高彦明认为有责任来找出答案。经过深思熟虑之后,高彦明顶住压力第一个在国内呼吁:“如果航运业力求摆脱这场百年不遇的危机,首先要平衡航运业的供需矛盾,而平衡供需矛盾的首选良方是———整个航运业积极拆解老旧船舶。”经过高彦明的不懈努力,最终拆解老旧船观念开始逐渐被航运界所接受,为缓解危机起到了积极作用。
    高彦明提出“航运兴,造船兴”,积极向国家建言“国货国运、国轮国造”。高彦明大声疾呼:凡事有成长过程,过去我们的实力确实有不强的时候。但是,今非昔比!他说:“当我们看到郎平出任美国国家女排主教练的时候,当我们看到姚明驰骋在NBA赛场上的时候,当我们看到刘翔勇夺110米栏奥运冠军的时候,当我们看到中国改革开放30年取得的巨大成果的时候,我们再也不要怀疑我们中国人的能力了!”因此,“我们中国人一定要‘国’字当头,要‘国人’优先,胳膊肘儿向里拐,中国人支持中国人,肥水不流外人田,这样,中国就一定能够强大!”
    高彦明言出必行,他给河北远洋定下了一个雷打不动原则———只在国内造船,绝不在国外造;只入中国船级社级,决不由国外船级社检验;银行贷款能在国内贷款就不在国外贷款,能在中资银行贷款就不在外资银行贷款;没有特殊原因,河北远洋所属船舶绝不允许在外国保险公司保险!
    关系民生 热衷捐助
    事实上,高彦明所带领的河北远洋不仅从实业方面践行报国、强国的理想,更将其爱国情怀融入到了社会责任方面。高彦明给河北远洋定下的企业愿景中共有三句话,其中头两句便是对内富余员工、对外奉献社会,将抽象的爱国概念实实在在的描绘了出来。
    1998年高彦明接手河北远洋之初,该公司已经累计亏损4800多万元,濒临破产的企业成为了当地政府的沉重包袱。面对举步维艰的企业,领导者的首要责任就是扭转颓势,让员工安居乐业。为了履行这一责任,高彦明提出“贫穷不是中国人的名字,破产不是国企的归宿”,并向员工承诺随着企业的发展,“要让河北远洋的员工达到‘四有’,即有房子、有汽车、有存款、有一份好的工作。要让河北远洋的员工有自豪感,让人们用羡慕的眼光看我们!”。此后,伴随着企业的发展,高彦明始终在不断兑现承诺。如今,河北远洋员工充分享受到了收获的成果和企业壮大所带来的自豪感。
    在快速发展、实现内部共同富裕的同时,高彦明也一直坚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从各个方面积极关心社会、回馈社会。1999年,河北远洋经营刚刚好转的时候,就积极捐资助学。截止到目前,河北远洋累计捐款5700多万元,在全国贫困地区共捐建23所希望小学 (包括在邓小平的家乡捐建的5所学校),持续资助秦皇岛市1600多名贫困学生完成9年义务教育。2005年开始,河北远洋又每年出资135万元设立“河北远洋奖助学金”,成为了全世界第一家同时向两岸三地大学提供奖、助学金的华人企业。2008年,高彦明又以215万美元购得二战时英国所用的珍贵喷火式战斗机赠与了中国航空博物馆,为其填补了空白。2009年3月,秦皇岛市重建烈士陵园,让散落各地的几千名英烈有一个永久的归宿,但政府资金缺乏。高彦明得知情况后,当即捐款250万港币和50万元人民币。此时正是危机的严重时期,这个时候进行大额捐款,就像一个人在流血的情况下还在向外输血,尽管如此河北远洋也愿意为社会多做贡献。为了加强民族团结,支持西藏、新疆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更多热爱祖国、拥护民族团结的少数民族人才,高彦明分别与援助西藏发展基金会、新疆海外联谊会协商设立个人基金。从2010年开始,每年分别向两个基金注资人民币103万元,持续资助两地区品学兼优的藏族、维吾尔族和其他少数民族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而在国内南方水灾、“非典”到汶川地震以及国外的印度洋海啸每一个重灾时刻,河北远洋更是积极走在前面组织救灾捐款活动。
    在迎战金融危机的时刻,高彦明带领的河北远洋是胜利者;在履行社会责任的时候,高彦明是先锋。然而,时代不应该只记住成功者的姓名,更应该记录下惊心动魄的历程和“化危为机”的经验;社会也不应该只将先锋的名字写在功劳簿上,而应该群体反思其借鉴意义。惟有如此,我们的发展才能不断汲取营养向前推进。
   

END

关键词: 河北远洋


国际船舶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