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造船业回暖了吗?
2010-04-14 08:04 | 台州日报 船市观察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一场关于台州造船业发展是否回暖的争论正在升温。
台州市港航管理局统计表明,截至3月30日,今年共受理了55艘新船检验业务,总吨位达22万吨,两个数据均比去年有明显增加。数据表明,台州造船业发展正在回暖。
耐人寻味的是,各大船企却持与此相反的观点。理由是就现状而言,船舶的市场拓展仍困难重重,资金回笼、原材料价格、人民币汇率成为发展的三大变数,造船业的未来仍充满迷雾,回暖谈何容易。
变数之一:资金回笼问题
金融危机对台州造船业的冲击主要表现在接单难、融资难、交船难,进而形成了严重的资金回笼难问题。市港航管理局船检处负责人说,这个问题直到去年年底才得到缓解。这也是今年以来订单增加的原因之一。
三门县船舶协会会长王宝富认为,在船舶制造业由买方市场转入卖方市场的背景下,资金回笼难问题将会进一步显现。相对于此前发展的黄金时期,目前台州船企的资金回笼速度普遍较慢。
据了解,造船企业通常是接单后,就会收到船东30%预付款,一般自有资金投入30%即可。生产周期在七八个月到1年左右。正常3年至4年即可收回资金。一些船企由于接单难,在未找到船东之前,采取自建船舶出售的办法,这些船企的资金回笼压力更大。
与此同时,寻求解决资金回笼问题的努力一直在进行。3月初,三门县首艘自行修造、自主经营的1.4万吨“永泰达28号”货轮,下水后由下属的三门海运公司自行经营,开创了三门县船舶制造业自行建造、自主经营的先河。此举对于改善船舶制造企业资金回笼难现状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关县(市、区)的主管部门认为,相当一部分台州船企在造船业行情好时已经淘到了一桶金,自有资金比较充足。同时台州民资丰厚,这些都是解决资金回笼问题的积极因素。
变数之二:人民币汇率问题
三门县船舶协会会长王宝富介绍,去年下半年以来,三门各船企共接到了30多条船的订单,没有一个是国外订单。主要是由于人民币升值压力大,再加上国际经济形势不大好,船企普遍不敢接单。“好在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扩大内需,我们目前专做国内市场。”王宝富说。
但是王宝富对造船业的市场前景存有忧虑。他说,如果我们放弃了国外市场,就没办法大力拓展市场。就国内市场来说,今年的订单主要集中在油轮和工程船两种船舶,目前油轮的国内需求之所以增加,主要原因在于单皮单壳和双皮单壳的船只今年内都要被淘汰。真正受扩大内需之惠的是工程船的需求加大。
有限的需求加剧了市场竞争,船企间相互压价,利润空间不断被挤压。此时民营企业的成本优势得到充分显现。据测算,民企比国企的成本低20%左右,仅管理成本一项就能减低5%。此外,民企采购成本也相对较低,对政策的把握比较灵活,可以利用政策空间,降低采购成本。同时民营船企与国有大企业呈现差异化发展的特点,也为民营船企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政府的助力也至关重要。比如边建设边办理审批手续的做法,可以提高建设效率。三门县政府在海域使用权上,率先实行海域使用权证可以抵押贷款的政策,缓解了民营船企资金压力。
变数之三:原材料价格问题
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对造船业的影响尤为复杂。王宝富说,在通常情况下,原材料价格高涨时接订单、原材料价格下跌时造船,对船企是最有利的。因为高涨时船价也高,而下跌时造船成本则较低。这就对原材料价格涨跌的预判提出更高要求。“对绝大多数人来说,这只能靠运气了。”王宝富说。
由此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在新一轮原材料价格波动中,去年10月跌到了最低点,其时并未到达如很多人所言的“进入造船业的最好时机”。而目前原材料价格已上涨到“适中”程度,那么按照以往规律,船企的有利时机或将到来。
有关人士认为,撇开原材料价格因素,目前进入造船业成本无疑是较低的。具体而言,目前船企买地租地价格相对便宜,招聘造船工人相对容易,融资成本也相对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