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军:文科生跨界造船打造“大国重器”

2021-10-20 09:50 | 现代快报 船界人物


在江苏盐城海域的海上风电场,一座座宛如白色巨塔的海上风电机组,蔚然矗立在蓝天碧海间。劲吹的海风带动着叶片转动,源源不断地产生着可持续能源。

△朱军

作为整个海上风电场的核心,一座有着8层居民楼高的海上风电升压站,正不断将生成的电能汇聚于此,在升压转化后,通过电缆输送至千家万户。这座亚洲目前最大容量的海上升压站,每年可提供清洁电能10亿千瓦时的“大国重器”,就出自朱军之手。文科专业出身的他,经过多年打拼,已从造船“门外汉”,变成造船领域“佼佼者”,多个“大国重器”的缔造者。

2000年,朱军毕业于暨南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同年,他进入上海求新造船厂,成了一名造船人。“我记得刚上班的第一天,看到码头上停靠着一条巨大的轮船,那种激动的心情到现在还记忆犹新,当时我就暗下决心,我这辈子就是一个造船人了。”朱军说。

隔行如隔山,从工商管理“跨界”到造船,朱军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在第一任师傅的“骂声”中,朱军从铁匠开始做起。他穿着灰色的工作服,穿梭在船舱深处。在最基本的电焊、管道安装工作中,朱军逐步学起了造船知识。“我当时就像是着了魔一般,每天在船舱里泡十几个小时,忘记一切完全沉浸其中。”朱军说。

现在,在朱军的办公桌上,还珍藏着一本当年师傅赠予的《铜工八级》。斑驳的封面仿佛镌刻着朱军二十多年来的奋斗史。“正是有了这本书,让我逐渐掌握了造船的基本理论。”朱军说,在第二任师傅的带领下,他从一块钢板开始,摸索出整套造船技术。他的造船梦,也从这本小小的理论书开始,扬帆启航。

20多年来,朱军先后担任江南造船厂主管工程师、江苏东方重工技术总工、南通泰胜蓝岛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研发中心主任等职务。他以第一发明人授权国内外专利77件,6项成果通过专家鉴定,获省部级科技奖励4项。加盟泰胜蓝岛后,朱军主持了多项江苏省和高校联合攻关课题,开发出了3个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2个江苏省两新产品,高新销售16.85亿元,利税2.72亿元,极大地促进了公司的产业升级。

△朱军在工作中

“我用十年时间,掌握了成套造船技术。但是越是进入到海工领域,越觉得自己所学不够。”朱军坦言,他的造船航程,也并非一帆风顺。2018年8月13日,是朱军最难忘的一天。那天,他带领双创团队,花费了一年半时间研究的课题始终没有任何突破。面对来自各方的压力,他的情绪跌落至冰点,甚至萌生退意。

“研发过程中,最迷茫的就是不知道路线该怎么走。当我发现几条路线都走不通时,这时候的压力和孤独,远远超过我在研发中遇到的问题。”朱军说,在行业内有一个共识,就是解决问题不难,难的是发现问题。

在这关键时刻,朱军造船路上的引路人,南通泰胜蓝岛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支部书记苏小芳为他带来了一本中国共产党党史书籍。“一次失败可以重来,只要坚持就会胜利。”苏小芳说。在她的鼓励下,朱军逐渐走出低谷,留下来继续和团队并肩作战。2019年,朱军和浙江大学、同济大学联合研发团队的课题“复杂海况下大型海工承载基础装备建造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终于成功立项,并入选江苏省双创团队,他的学术能力,科研项目以及团队得到了行业内认可。

与此同时,朱军积极肩负起“传、帮、带”的重任,义务开办培训班,带领青年人员立课题,搞创新。在他的培养和带动下,青年技术人员学习和研发热情高涨,每年专利申请30多件,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几篇,为我国海工装备领域输送了一大批新鲜血液。他还与团队一起,完成多项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成功打破国外垄断。

 

END

关键词: 王友贵


国际船舶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