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占1/6!修船业务值得船厂留意
2021-11-23 15:23 | 中国船舶报 修船市场
日前,中国修船企业“斯佩克”(SPCC)第七十八次会议顺利召开。会议统计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依旧严峻、原材料价格上涨、汇率上升等因素的影响下,26家修船企业共完成产值204亿元,同比下降14%;修船完工4572艘,同比增长10%。短期来看,外部因素给修船市场带来了较大的不确定性。企业需要在业务结构调整、降本增效、科技创新等方面付出长期的努力,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打牢基础。
市场短期不确定性加大
与会企业认为,目前修船市场总体呈现供大于求的形势。今年以来,部分地区疫情管控政策收紧,导致北方地区船厂较以往询单量略有增加。但是,总体并未出现暴增导致无法承接的局面,价格竞争依旧激烈。同时,新冠肺炎疫情局部偶发加上各地管控政策逐渐收紧,部分船东也转向国外修船。因此,虽然当前航运市场处于较高位,修船价格水平较过去2年反而偏低。
从后续生产来看,营运船舶尤其是集装箱船运价处于高位,预定的进厂修理时间进一步推迟的可能性依旧存在。船舶修理对工期要求非常严格,船厂坞期安排的难度较大。在高运价窗口期,船东主动进行船型改装或花费大量坞修时间进行大工程量修理的意愿也不强。
相关企业分析,压载水处理系统加装需求在2022年仍较大。不过,压载水处理设备制造厂家的订单情况显示,2023年及后续的加装市场前景还不明朗。液化天然气(LNG)双燃料动力新造船舶陆续投入运营,使得部分船东已经提前考虑该型船舶带燃料进厂修理的应急预案。这一新类型船舶的修理将为行业带来新的机遇,也为企业带来不小的挑战。
原材料和人工价格持续增长、环保管控压力与日俱增、全国多地限电限产……与会企业认为,这些让修船企业的生存压力剧增,也给修船市场的短期发展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多家企业表示,能否完成年度经营目标,主要还看疫情防控、限产限电等外部影响因素的变化。
打赢防疫和发展“双线战役”
展望2022年市场,修船企业仍有理由持谨慎乐观态度。与会企业分析,疫情防控、限产限电使部分地区修船产能受限,抑制了产能的完全释放,有利于修船供求关系改善;部分船舶已面临第四个特检期,大工程量的钢结构换新将增加,如内底板、货舱波型壁等;明年压载水处理系统加装需求量较大,加上今年很多集装箱船一直推迟修理,都会推高明年市场需求。
相关企业分析,要准确把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总体形势,统筹推进疫情防控与经营生产,全面落实上级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和要求,建立健全疫情防控工作的体制、机制、工作程序和标准,根据修船实际突出重点、全面防控。
同时,要着力解决疫情防控给经营生产带来的问题和困难。疫情防控工作对船东机务、服务工程师、工程承包服务商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增加了管理工作的困难和投入。相关企业直面现实,不等不靠,积极进取,努力争取外部支持,加强与船东沟通协调,采用“云沟通”“微信小视频”等形式,较好地解决了很多难题,保持经营生产稳定有序。
今年以来,修船行业业务结构调整加快,高附加值的改装业务占总产值的六分之一,海工改装和风电改装业务的贡献明显。行业组织建议,应进一步加速业务结构调整,如双燃料改装、风电产业等均大有可为。在降成本方面,面对能源、材料、人工等成本的刚性上涨,企业应加强能源管理、材料利用、机器人应用。修船企业还应大力发挥科技创新在修船生产中的驱动和引领作用,如针对新能源船舶修理改装的探索、关于绿色修船装备的研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