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重工173亿资产重组下月将获批

2010-07-27 08:46 | 投资者报 配套动态


    中国重工是中国产品门类最丰富的船舶配套设备制造企业。同时,也是中国海军舰船装备的主要研制和供应商,业务贯穿整个船舶配套业。
    7月16日,中国重工公布资产注入方案,拟向包括大股东中船重工集团在内7名对象发行股份购买大船重工、渤船重工和山船重工100%的股权及北船重工94.85%的股权。上述目标资产的评估值达到173亿元,此次重组规模史无前例,国资委特别由之前的备案制改成了核准制。“大约会在8月中旬,获得国资委的正式批文”,中国重工董秘郭同军7月21日对《投资者报》表示。
    据了解,中国重工资产注入具体的进程是:争取在今年10月底前,获得证监会批准,而年底前完成资产过户。
    军船资产注入
    根据东方证券的分析,此次注资包括了中船重工集团绝大部分优质军工资产,方案堪称A股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军工资产注入。通过这一方案,中国重工将成为国内综合实力最强的军民用造船企业和最大的军工上市公司。据了解,此次注入的大船重工和渤船重工是中国水面和水下唯一的定点核心军工企业,按照规定不允许全部进行证券化,因此是完成军民分线后启动的资产注入。
    除核心军船资产外,中船重工集团75%至80%的造修船业务均将进入上市公司。由于军民用船制造的通用性很强,军船制造流程中,到船坞之前的制造业务全部被放入上市公司。
    市场担心的造修船业务低迷期也并未影响公司的业绩。“我们的客户大多是国际主流船东,造船订单足够生产到2012年底,并且到目前为止,没有出现撤单现象”,中船重工集团总部资产重组部门负责人7月19日对《投资者报》表示,今年与去年相比,造船订单显著上升,截至目前,已经上升了70%~80%,有明显回暖的迹象。
    中国重工未来的亮点将集中在军工。最近几年,伴随中国海军建设从近岸防御到近海防御,再到不断提高防御纵深走向蓝海,海军装备建设逐步加快,特别是在大型水面舰艇建设的质量和速度方面,可以用“突飞猛进”形容。中国重工在舰载武器装备关键技术,舰船用配套产品技术方面拥有大量高质量科技成果和自主核心技术。并且中国重工生产舰艇用柴油机及部件,舰载武器发射装置,舰艇用导航设备,舰艇用通讯设备,军用加固计算机,舰艇用传动装置等多种军用舰船装备产品。最近两年,中国下水了多艘新型舰艇。而未来航母战斗群的建设投入有望超过1000亿元。这为相关企业,特别是完成军船资产注入后的中国重工带来了巨大发展机遇。
    重组形成五大业务
    本次注入的大连重工和渤海重工是中国四大舰艇制造的定点核心军工企业,虽然进行了军民分线,但是由于军民用船舶制造在生产环节前端的通用性很强,因此军船制造流程中直到船坞之前的制造业务和资产此次实际上已经进入上市公司。
    方案完成后中国重工收入结构约为造船58%,修船3.3%,海洋工程3%,船舶配套13.6%,军工和能源装备22.4%。未来公司有可能受益军船快速增长、民船业务复苏以及新能源业务的成长。
    中国重工是由中船重工集团、联合鞍钢集团和航天科技集团共同发起设立,是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批复的第一家军工资产整体上市公司。在资产注入前,中国重工是国内研发生产体系最完整、产品门类最齐全的船舶配套设备制造企业,同时也是国内海军舰船装备的主要研制和供应商,资产业务贯穿了整个船舶配套业的价值链,主营业务分为船用动力及部件、船用辅机、运输设备和其他业务三大类。2009年,船用动力及部件业务贡献了主营业务收入和毛利的60%以上。本次资产注入方案符合市场预期,中国重工完成资产收购后将新增船舶制造、船舶修理、海洋工程装备业务,形成造船、修船、船舶配套、海工装备、能源交通装备(风电设备、核电装备、铁路货车等)五大业务板块,业务拓展至整个船舶产业链。
    尽管全球造船业远未走出低迷,然而中国重工对3年后的造船市场有信心。来自中船重工集团数据显示,2009年集团获得净利润51.2亿元,总资产达2646亿元。
   
END

关键词: 中国重工


国际船舶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