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大涨!百船巨头对干散货市场前景“谨慎乐观”
2025-02-20 19:37 | 海运圈聚焦 船东动态
近日,美国上市干散货航运巨头Star Bulk披露了与Eagle Bulk “世纪大合并”后的首份年度财报,2024年业绩大幅攀升。
具体而言,2024年全年,Star Bulk总营业收入约12.65亿美元,同比增长33.3%;净利润约3.05亿美元,同比增长75.5%;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EBITDA)约5.47亿美元,同比增长45.1%;调整后EBITDA约5.25亿美元,同比增长38.3%。
报告期内,Star Bulk运营平均船只数量由123.3艘增至144.3艘,同比增长17.0%,船队总日租金(TCE)收入同比增长35.8%,达到约9.32亿美元。具体来看,Star Bulk船队平均日租金为18392美元,同比增长16.2%,其中海岬型/纽卡斯尔型船队平均日租金为27998美元,同比增长6.4%,超巴拿马/巴拿马型/卡姆萨尔型船队平均日租金为15020美元,同比增长21.8%;极/超灵便型船队平均日租金为15543美元,同比增长13.2%。
Star Bulk强调公司船队在保证运输质量的同时,日均运营成本(OPEX)为同行最低之一,全年每艘船日均运营成本为5209美元,净现金一般及行政管理费用为1284美元。
船队发展方面,2024年,Star Bulk接收了多艘新船,包括“Star Voyager”、“Star Explorer”、“Stargrazer”、“Star Earendel”、“Star Illusion”和“Star Thetis”轮,这些船舶均签订了长期租约。同时,该公司报告,2024年共出售13 艘船,总收入为 2.33 亿美元。
截至2024年12月31日,Star Bulk拥有一支由151艘船只组成的船队,包括17艘纽卡斯尔型船、15艘海岬型船、1艘迷你海岬型船、7艘超巴拿马型船、44艘卡姆萨尔型船、1艘巴拿马型船、48艘极灵便型船和22艘超灵便型船,总运力约为1500万载重吨。
2024年4月,Star Bulk完成了与专注中型干散货船的Eagle Bulk Shipping的合并,创造了美国最大上市干散货船东。
Star Bulk首席执行官Petros Pappas预计,到今年4月,公司通过这笔收购将实现5000万美元的成本节约,“值得注意的是,仅在2024年第四季度,我们就实现了1260万美元的成本削减,相当于年化节约超过5000万美元,这一重要里程碑比预期提前达成。”
展望未来,尽管第一季度传统上表现较弱且地缘政治不确定性持续存在,但Star Bulk对干散货市场的中期前景仍持谨慎乐观态度。
在最新业绩电话会议中,Star Bulk详细介绍了当前干散货市场的基本面。
供应方面,2024年共交付了3380万吨载重吨,拆解了380万吨载重吨,净增量为3000万吨载重吨,同比增长了3%。过去两年,新建订单有所增加,但仍保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约占船队的10.5%。由于到2026年船厂产能有限、建造成本上涨以及未来绿色动力的不确定性,2024年新船订单量降至4730万吨载重吨。20年以上和15年以上的船舶分别占船队的9.8%和24.9%。而拆解价格已稳定在较高水平,再加上干船坞费用较高,预计将促使老旧且能效较低的船舶在季节性淡季进行拆解。
此外,2009至2011年船舶建造热潮期间交付的船舶将在2025年和2026年进行第三次特殊检验,预计每年有效运力将削减约0.5%。
全球干散货船队平均航速已降至新低10.8节,原因是收益减少、燃油成本较高以及更为严格的环境法规,促使船舶采取慢速航行。2024年下半年全球港口拥堵状况完全恢复,过去两年因拥堵减少,供应量增加约6%。目前,港口拥堵情况略高于去年水平,预计将跟随季节性趋势变化。
关于运河效率问题,巴拿马运河干散货船舶的通行几乎恢复正常,而红海航线的恢复预计需要更长时间,因停火协议脆弱,主要影响的是较小尺寸的船舶。因此,考虑到上述趋势,船队运力增长预计在2025年和2026年将不会超过每年3%,而有效供应增长可能会在调整航速、拥堵和干船坞情况后,降至低于每年2%。
需求方面,根据克拉克森的数据,2024年,干散货贸易量同比增长3.3%,以吨海里计增长5%,主要受到创纪录的煤炭、铁矿石和小宗散货出口的支持。但自7月以来,谷物贸易的强劲回落以及铁矿石贸易的疲软逐渐扭转了这一积极影响,导致第四季度表现较弱。
尽管经济表现疲弱且房地产行业困境重重,但受疫情后复苏以及基础设施、制造业和出口强劲增长的推动,中国干散货进口总额在过去两年增长了 19.5%。其他国家的进口在过去五个季度也表现出强劲的恢复,低商品价格和宽松货币政策有助于推动原材料需求。
2025年,干散货贸易预计将增长0.4%,吨海里预计将增长0.9%,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计全球GDP增长为3.3%。
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预计将为全球贸易带来一定压力,但对干散货市场的直接影响相对较小,且难以预测。预计2025年中国的干散货进口将放缓,因为铁矿石、煤炭和谷物的国内生产在2024年有所增加,而库存保持在较高水平。
2025年上半年,铁矿石贸易可能表现不佳,因为拉尼娜气候现象将导致出口季节性中断,而此时中国的库存和国内生产均有所增加。尽管如此,预计到2025年底,新的高质量铁矿石矿山将在大西洋地区上线,逐步替代中国的国内生产,并对印度的出口产生积极影响,从而推动海岬型船的货物吨海里需求。
煤炭贸易在2024年增长了6.5%,预计2025年将收缩2.7%。近年来,全球对能源安全的关注推动了煤炭贸易量的增长,但这一增长主要来自印尼的短途出口。2024年中国的煤炭进口增长了14.5%,主要受益于煤炭发电量增加和战略性储备的增加。
印度煤炭进口在2024年大部分时间保持稳定,但在第四季度出现了较大回落。中国和印度的煤炭国内生产增速高于消费增速,表明2025年上半年煤炭进口将面临一定压力。
尽管如此,国际煤炭价格竞争力的提升可能会刺激中国和印度未来几年的煤炭进口需求,而东南亚经济体的强劲需求将继续提供支持。
谷物贸易在2024年增长了2.9%,预计2025年将增长2.2%。2024年下半年,谷物出口出现了2.5%的收缩,主要受到巴西玉米出口对中国减少以及澳大利亚和俄罗斯小麦出口疲软的影响,这对小型船舶的吨海里需求产生了强烈的负面影响。
美国出口在第四季度恢复,而巴西的大豆季节预计会表现强劲,受美中地缘政治不确定性的影响,这将在2025年第二季度促进拉美港口之间的竞争。此外,俄乌战争可能的解决方案被视为推动谷物贸易的有利因素,从而增加黑海地区中型船舶的需求。
小宗散货贸易在2024年增长了4.7%,预计2025年将增长2%。小宗散货贸易与全球GDP增长高度相关,并且得益于全球宏观经济基本面的改善。中国钢铁出口在2024年创下历史新高,但预计将因进口国保护主义措施的上升而回落,而来自西非的铝土矿出口在2024年增长了13%,预计将继续推动海岬型船的吨海里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