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13亿!韩国将建新一代极地科考破冰船

2025-07-03 20:01 | 国际船舶网 船厂动态


近日,韩国韩华海洋在韩国海洋科学技术院(KIOST)附属极地研究所举行的韩国新一代极地科考破冰船项目的投标中,获得首选投标人(优先协商者)资格。

预计韩华海洋将在本月内签订正式合同后开始设计工作。该船将被命名为“ARAON2”号,项目预算规模约为2500亿韩元(约合13.16亿元人民币),预计2029年12月底之前交付。

韩国新一代极地科考破冰船由韩国海洋水产部推进,总吨位为16560吨,是韩国首艘也是唯一的1艘科考破冰船“Araon”号(7507吨)的两倍多。该船将搭载LNG双燃料电力推进系统,提高了环保性能;能以3节(5.6公里/小时)的航速双向破除1.5米厚的冰层航行,具备PC(Polar Class)3级破冰船性能,可在零下45摄氏度的极端环境下稳定运行,航行范围有望扩至北纬80度以上的高纬度北冰洋地区;舱室、餐厅、接待室等生活便利设施也将达到顶级客轮的水平。

2009年,韩国通过建造交付第一艘科考破冰船“ARAON”号,奠定了独立开展极地研究的基础,但近年来因气候变化导致极地环境的急剧变化和研究范围扩大,以及环保新规的强化,不断有人提出后续科考破冰船的必要性。

2022年11月下旬,韩国海洋水产部在韩国国务会议上发布“第一期极地活动振兴基本计划”。该计划是为了确立韩国极地活动的未来蓝图,并提出推进战略而制定的,也是包括南、北极在内,全面涵盖科学研究、经济活动、国际合作、人力培养等极地活动的韩国第一个法定基本计划。

根据该计划,韩国将在2023年开始15000吨级新一代极地科考破冰船的概念设计,之后将正式投入建造,并在2026年之前交付,随后到2027年年内选定南极内陆研究极地地址,在2030年年内建成全球第六个南极内陆基地。韩国计划以新一代科考破冰船为基础,在亚洲首次主导包括北极点在内的高纬度北冰洋国际共同研究。

不过从目前的进度来看,韩国新一代极地科考破冰船项目事实上已经延迟了两年多时间。

据了解,韩国自行设计建造的首艘科考破冰船“ARAON”号是韩国政府2004年决定建造的,项目投资1004亿韩元(当时约合1亿美元),由位于釜山的HJ重工影岛造船厂建造,总吨为7507吨,总长111米、型宽为19米、型深9.9米,搭载了2台发动机,最高可达6800马力,是同级别船舶的三到四倍,能以4节(7.4公里/小时)的航速破除1米厚的冰层航行,最高时速为16节,还可搭载直升机。该船可一次性装载70天航海用的肉类和生活用品,航海距离达到2万海里。

“ARAON”号船头部位设计成了可以破除冰层的“冰刀”形状,铁板厚度达39.5米,相当于韩国最厚船舶“独岛”号(厚20米)的两倍。此外,船的表面采用了特殊材质专用涂料,能够很好地保护船壳。该船还搭载了100余种先进实验设施,其中最昂贵的装备是价值27亿韩元的“多频音波探测机”,能够从多个角度发射音波,显示海面下的三维影像画面。

2009年6月,“ARAON”号正式下水,并于当年9月交付给韩国海洋研究院极地研究所,应用于2010年对南极世宗科考基地的勘测和研究活动,十多年来多次执行极地勘探任务,特别是2011年在南极营救遇险的俄罗斯渔船、2012和2015年成功营救了韩国远洋渔船。

此前,韩国业界普遍认为,新一代极地科考破冰船设计建造项目也将落户HJ重工,这是因为该公司在特种船舶建造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也是韩国唯一建造过科考破冰船的企业,因此在该项目的竞标中拥有独特的优势,获得订单的可能性极大。

而此次中标 “ARAON2”号设计建造项目的韩华海洋,在破冰船领域早已证明了其世界级的技术实力,被称为“破冰船最强者”。从2008年开始,韩华海洋为进军北极航线着手开发破冰船,至今累计成功建造了21艘破冰型LNG运输船,其中2014年15艘、2020年6艘。韩华海洋表示,此次中标新一代极地科考破冰船项目后,将以此前在在破冰船领域的经验为基础,全力动员从设计到建造的技术力量。

韩华海洋特种船事业部常务金浩中表示:“公司将以压倒性的业绩证明了的全球最高水平的破冰船技术力为基础,全力开展这一项目。同时在破冰船需求正在增长的美国市场,公司也将展现自己的技术竞争力。”

END

关键词: 韩华海洋


国际船舶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