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造船显成效!恒力重工助力松发股份强势扭亏

2025-07-14 12:31 | 国际船舶网 船舶股票


7月13日晚间,广东松发陶瓷股份有限公司披露了重组完成后的首次业绩预告,预计2025年半年度归母净利润5.8亿元到7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全面实现扭亏为盈;预计2025年半年度实现扣非净利润1.1亿元到1.3亿元。

这份成绩单不仅标志着上市公司战略转型的阶段性成功,也预示其将成为全球船舶及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重要力量。

报告期内,松发股份实施重大资产重组,置入民营造船企业恒力重工100%股权。本次重组相关标的的交割事宜于2025年5月办理完毕,公司主营业务发生重大变化,完成从传统陶瓷制造企业到船舶及高端装备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企业的战略转型。置入资产恒力重工成为公司全资子公司,恒力重工及其子公司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据了解,松发股份此前主要经营家瓷、定制瓷、酒店瓷、陶瓷酒瓶等陶瓷用品。近几年,受市场低迷,主要客户需求量下降等影响,陶瓷业务逐渐萎缩,虽然公司积极应对,但颓势难改,持续亏损。

去年9月30日晚间,松发股份发布关于筹划重大资产重组停牌的公告,宣布与中坤投资签署《重大资产重组意向协议》,拟购买恒力重工集团有限公司若干股权或恒力重工下属子公司若干股权。10月16日晚间,在因重大资产重组而停牌多日之后,松发股份发布资产置换重组预案,将购入恒力重工100%股权,正式退出日用陶瓷制品制造行业,全面向造船厂转型。

此次并购不仅为松发股份开辟船舶制造这一战略新兴业务板块,更显著提升上市公司整体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据了解,恒力重工与松发股份的母公司恒力集团始建于1994年,是以炼油、石化、聚酯新材料和纺织全产业链发展的国际型企业。集团拥有全球产能最大的PTA工厂之一、全球最大的功能性纤维生产基地和织造企业之一。作为世界500强企业,恒力集团扎根大连十余年,在长兴岛建成世界级石化产业园和新材料科创园,为大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2年7月,恒力集团成立恒力重工集团,跨行业挺进船舶制造业,耗资21.1亿元竞拍收购闲置十年之久的原STX大连资产,全力打造世界一流高端船舶建造基地,重点发展船舶建造、海洋工程、发动机、精密铸造等板块。

恒力重工凭借其全球领先的船台/船坞(船坞可同步建造4艘30万吨级VLCC)和年产180台船用发动机的产能,构建了从核心部件到整船制造的完整产业链。恒力重工每年可生产船用发动机180台,涵盖12G95主机及以下机型,实现LNG、甲醇、氨、LPG四种双燃料全覆盖,使其在绿色船舶赛道占据先发优势。

在全球海洋经济深度变革与绿色转型的关键时期,恒力重工凭借170艘排产至2029年的高附加值订单储备,成功实现从技术追赶到创新引领的跨越。恒力重工通过交付30.6万吨VLCC等标杆船型,全面掌握高端船舶建造能力,并抓住IMO脱碳政策带来的绿色船舶置换机遇,加速布局智能船舶与高端海工装备制造。

随着募投项目投产和船价维持高位,恒力重工已形成"订单锁定-技术突破-产能释放"的良性循环,2024年全球新接订单排名第五、中国第四的业绩,充分展现其在全球船舶工业竞争格局中的领先地位。当前,恒力重工业绩快速增长通道已经打开,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松发股份正在通过资本市场融资支持恒力重工战略发展,拟募集不超过40亿元配套资金,重点投资建设“恒力造船(大连)绿色高端装备制造基地”与“国际化船舶研发设计中心(一期)”两大核心项目。此举将显著提升企业生产效能与技术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高附加值船舶及高端装备的制造能力。依托资本运作优势,松发股份正全力推动恒力重工向全球顶尖的智能绿色船舶装备制造商迈进。

在国家海洋强国战略持续深化的时代机遇下,恒力重工作为船舶制造领域的新锐力量,正积极布局全球领先的智能船舶与高端海工装备产业。未来,恒力重工依托上市公司平台优势,持续深耕高端装备研发制造,通过技术创新和精益管理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这一战略实施将有效促进企业价值与市场表现的良性循环,为我国船舶工业迈向高端化、智能化发展注入新动力。

END

关键词: 恒力重工松发股份


国际船舶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