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型10艘大单落袋!新民营造船巨头“全面开花”
2025-07-16 09:34 | 国际船舶网 订单动态
近日,恒力重工成功揽获10艘大型船订单,涵盖散货船、集装箱船和油船等多个高端船型,实现“集散油”全面开花,充分彰显了公司在全球船舶制造领域的强劲竞争力和综合实力。
2+2艘95500吨级散货船
据悉,这份散货船订单来自山东港口山东远洋海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此前山东港口已经在6月5日发布山东远洋海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新造两艘PANAMA散货船采购项目单一计划公示。新船计划在2028年交付,总价值约为5.48亿元,相当于单船造价2.74亿元(约合3820万美元)。
作为参考,克拉克森的数据显示,目前一艘93000/96000载重吨传统燃料散货船新造船价格约为4550万美元,相比去年同期的4650万美元下降了2%。
恒力重工介绍称,作为恒力造船的主打船型之一,该型散货船具备高效节能、适港性强等优势,广泛适用于全球主要港口,深受船东青睐。此次签约项目创新采用境外人民币结算方式,是恒力造船积极响应国家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重要举措,有效规避了汇率波动风险,降低了船东融资成本,提升了贸易效率。
最新的订单是山东远洋海运集团首次进入中大型散货船市场。据了解,山东远洋海运集团由山东港口航运集团改制而来,在2024年8月1日正式更名。目前,该公司共运营集装箱航线38条,其中环黄渤海内外贸支线25条、内贸干线5条、国际航线8条,经营各类型船舶60余艘,总运力110万载重吨。
山东港口航运集团成立于2020年3月,是隶属于山东省港口集团的专业航运公司,主要从事集装箱运输及代理、油品加注及运输、干散货运输、客箱班轮运输等业务。依托山东省港口集团一体化运营资源优势,航运集团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不断加强航运能力建设,推动航运要素资源整合,打造“中韩日日达”“山港快线”“半岛速航”“油运巴士”“南来北往”五大服务品牌,为支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推动山东港口国际领先的物流枢纽港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2艘LNG双燃料22000TEU集装箱船
此次签约的集装箱船是恒力重工批量承接建造的地中海航运超大型集装箱船的后续船舶。此前地中海航运在今年4月与恒力重工签署了6艘22000TEU双燃料集装箱船订单,该船型为全球最大级别的集装箱船之一。
该型船具备极高的装载能力和先进的智能化管理系统,代表了当前集装箱船建造技术的领先水平,采用LNG双燃料推进,可大幅减少碳排放,契合全球航运业绿色发展趋势。
新船的具体金额和交付时间并未公布。作为参考,克拉克森的数据显示,目前一艘22000/24000TEU双燃料LNG动力集装箱船新造船价格约为2.7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9.58亿元),与去年同期的2.72亿美元基本持平。
连同最新订单在内,恒力重工已经从地中海航运承接了28艘超大型双燃料集装箱船订单。通过批量承接建造,公司将有效控制建造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进一步巩固在全球超大型集装箱船市场的竞争优势。
值得一提的是,该系列船的双燃料发动机也由恒力重工自主制造,充分体现了公司在核心设备制造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了产品竞争力。
据了解,恒力重工和地中海航运在去年8月签署战略框架协议,计划在新造船、配套发动机、船舶修理、改装等业务领域开展全方位合作。随后在9月,地中海航运在恒力重工下单订造了10艘LNG双燃料21000TEU超大型集装箱船。这是恒力重工首次进军集装箱船建造市场,也是其承接的首份双燃料船订单。
去年12月,恒力重工又与地中海航运签署10艘LNG双燃料24000TEU超大型集装箱船订单,合同金额近170亿元人民币。
地中海航运是全球最大的集运公司。根据Alphaliner的最新数据,目前地中海航运旗下船队运营925艘船,是全球第一家船队规模突破900艘的集运公司。地中海航运的现有船队包括747艘自有船舶和278艘租入船舶,总运力670万TEU,市占率20.6%,也是全球唯一一家运力超过600万TEU的集运公司。
此外,地中海航运还有124艘在建新船,总计205万TEU,同样高居全球第一,手持订单占现有船队比例约为30.5%。值得一提的是,地中海航运仅手持订单规模就已经超过了目前全球排名第七的集运公司长荣海运的船队运力(约184万TEU)。
2+2艘LNG双燃料苏伊士型油船
这是恒力重工承接的首份苏伊士型油船订单,标志着恒力重工在大型油船建造领域实现了又一里程碑式突破。在此之前,恒力重工承接的油船订单全部为VLCC和LR2型成品油船。
目前尚不确定这份订单的具体价格。作为参考,克拉克森的数据显示,目前一艘156000-158000载重吨传统燃料苏伊士型油船新造船价格约为86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6.17亿元),相比去年同期的9000万美元下降了4%。
恒力重工介绍称,该型船为国际主流大型原油运输船型,具备大载重、低油耗、环保性能优异等特点,满足当前国际航运市场对绿色低碳运输的需求。此次签约的苏伊士油船项目采用恒力造船自有设计,充分体现了公司在高端船舶设计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实力,进一步巩固了公司在全球船舶制造市场的竞争优势。
据了解,恒力重工在2023年9月从其母公司恒力集团承接了首批2艘306000载重吨VLCC订单,首次进军油船市场。根据克拉克森的数据,截至目前恒力重工油船手持订单已达20艘,包括10艘LR2型成品油船和10艘VLCC,其中VLCC手持订单排名在单体船厂中全球第四、国内第三,仅次于大连造船(20艘)、中船天津(15艘)和韩国韩华海洋(14艘)。
据了解,恒力重工的前身STX大连曾是中国最大的外资船厂,拥有中国北方最大的单体船厂。2022年7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的决策部署,恒力集团专门成立恒力重工集团,跨行业挺进船舶制造业,耗资21.1亿元竞拍收购闲置十年之久的原STX大连资产,全力打造世界一流高端船舶建造基地,重点发展船舶建造、海洋工程、发动机、精密铸造等板块。
2023年1月,恒力重工一期项目“海洋工厂”正式投产。全面运营后的第二年,恒力重工逐步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陆续迎来首制船提前交船、首制发动机成功交付、第一艘30.6万吨VLCC下水、各类超大型船舶相继开工等重大里程碑。
今年1月,恒力重工投资近百亿建设的二期项目——“未来工厂”正式投产。“未来工厂”重点聚焦VLCC、超大型液化气运输船(VLGC)、超大型集装箱船、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船、海上浮式风电、钻井平台等高附加值绿色船舶和高端海工装备制造业务,全面达产后恒力重工可实现年加工钢材量230万吨,年生产船用发动机180台,年产值将突破700亿元,成为全球单体规模最大、配套最完备的造船基地,并实现LNG、LPG、甲醇、氨四种双燃料发动机全覆盖。
与此同时,恒力重工在今年上半年成为上市公司松发股份的全资子公司。通过此次重大资产重组,松发股份主营业务发生重大变化,完成从传统陶瓷制造企业到船舶及高端装备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企业的战略转型。
在恒力重工助力下,松发股份上半年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5.8亿元到7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全面扭亏为盈。这份成绩单不仅标志着上市公司战略转型的阶段性成功,也预示其将成为全球船舶及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重要力量。
松发股份正在通过资本市场融资支持恒力重工战略发展,拟募集不超过40亿元配套资金,重点投资建设“恒力造船(大连)绿色高端装备制造基地”与“国际化船舶研发设计中心(一期)”两大核心项目。此举将显著提升企业生产效能与技术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高附加值船舶及高端装备的制造能力。依托资本运作优势,松发股份正全力推动恒力重工向全球顶尖的智能绿色船舶装备制造商迈进。
2024年,恒力重工新接订单排名全球第五、中国第四。截至目前,恒力重工已开工建造60余艘船舶,手持订单约170艘、排产至2029年。未来,恒力重工依托上市公司平台优势,持续深耕高端装备研发制造,通过技术创新和精益管理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为我国船舶工业迈向高端化、智能化发展注入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