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入“韩国DNA”?美国船厂引进3D打印技术
2025-07-24 10:27 | 国际船舶网 船厂动态
韩华海洋和韩华系统去年收购美国Philly船厂之后,为提升该船厂的建造技术水平,缩短建造周期,正将金属增材制造(Additive Manufacturing,AM,俗称3D打印) 技术植入该船厂。
3D打印技术是以三维模型数据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金属材料零件的技术,与机器人、人工智能(AI)一起,被认为是当前提升造船厂建造能力的主要技术。
韩华集团去年年底完成Philly船厂的收购并将其更名为“韩华费城造船厂(Hanwha Philly Shipyard)”后,不仅将目光瞄准了美国货物运输船市场,还计划进军美国LNG运输船和军船新造市场。但由于Philly船厂设施陈旧、造船技术落后、工装设备状况不佳、生产效率低下,韩华集团决定投资超过1000亿韩元对该厂进行规划改造,目标是将该厂的船舶建造能力从每年1.5艘提升至10艘,同时成为美国造船企业中首个具备LNG船制造能力的厂商。韩华集团还计划通过承接高附加值商船、美国海军军需支援舰等订单,在10年内将Philly船厂发展为营业收入达40亿美元(约合288亿元人民币)的中大型造船企业。
据悉,韩国造船厂通常从合作企业获得船舶建造所需的零部件,但为缩短造船周期,已经开始直接制造部分零部件。为此,韩国船企正加快开发3D打印核心技术。早在2015年7月,HD现代重工宣布在蔚山设立蔚山创造经济革新中心,孵化3D打印等相关初创企业,计划通过3D打印多种船用零部件,在生产过程中节省时间和成本。
2022年9月,入驻蔚山3D打印知识产业中心的企业Metal3d利用3D打印技术,首次实现大型船用发动机零部件预燃室(prechamber)的量产,由此打破了该种零部件此前全部依赖进口的局面,并与HD现代重工签订了每年20亿韩元的3D打印零部件供货合同。这也是全球首次采用金属3D打印的方式制造并交付船舶发动机零部件,交货期可从3个月缩短到1个月。
2024年5月,HD现代重工联合韩国业界开发的在航船舶维护零部件3D打印融合技术通过了美国船级社(ABS)的新技术使用合格性认证(NTQ)第二阶段认证。在船舶MRO(维护、修理和大修)领域,采用3D打印技术得到国际认证,这在全球尚属首次。据悉,该技术开发成功并实现商业化后,如果船舶的MRO材料达到量产,只需要2天即可实现供货,即普通产品的供货时间将从目前最长的13天缩短11天,订制产品的供货时间将从目前最厂的233天缩短231天。2025年3月,该项3D打印新技术已完成了最终的实证评价及演示。
韩华海洋也在3D打印技术领域取得了突破。2022年5月,该公司与全球3D打印服务商美国英格索尔机床公司(Ingersoll Machine Tools) 携手,成功“打印”了一艘ABS塑料复合材料10米级双尾鳍(Twin Skeg) 模型试验船。这是造船界首次采用3D打印技术FDM熔融沉积成型工艺(Fused Deposition Modeling),制造出非木材材料模型船舶的成功案例。
目前,韩华海洋正在对Philly船厂员工开展增材制造设计、3D打印机启动、数字生产方式等培训。此外,该厂还通过零部件信息电算化、卫星定位系统结合中央控制方法、采用增强现实(VR)技术的培训设备等,正在努力增强船舶建造力量。
韩国业界人士表示,韩华集团已制定了在美国当地建造货物运输船或高附加值船舶的方案,特别是聚焦LNG运输船。此外,还计划通过Philly船厂开拓美军舰艇建造市场,为该厂引进3D打印技术,将在此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这是因为军船合同属于政府采购,如果交付延期将带来很大损失,而且对特殊零部件也有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