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张海上风电“领地”!韩华海洋进军新市场
2025-07-25 10:28 | 国际船舶网 船厂动态
近日,韩华海洋首次公开进军涡轮及叶片制造领域的计划,拟将业务领域扩大到海上风电价值产业链的全领域。
韩华海洋在行700亿韩元(约合)的公司债券之前提交的证券申报书中表示:“本公司构想的海上风电价值产业链是项目开发、主要配套设备(涡轮、叶片等)制作、EPC、风力涡轮机安装船(WTIV)、运营管理、电力销售。”
涡轮和叶片是从海上风力发电机的核心设备,在韩国,生产涡轮机的主要企业是斗山能源和Unison。韩国业界表示,在将海上风电作为未来业务的韩国造船企业中,韩华海洋的投资速度最快。
2023年8月,韩华海洋召开理事会,正式发布了以军工、环保、海上风电、智能船厂“四大轴心”为中心,跃升为全球海洋解决方案供应商(Global Ocean Solution Provider)的愿景,并通过了约2万亿韩元(约合15亿美元)规模的有偿增资扩股决议,其中将投资约2000亿韩元(约合1.5亿美元),正式进军以欧洲、美国、亚洲为中心的年均增长率达18%的全球海上风电市场。随后,韩华海洋又通过增资方式将海上风电领域的投资额从2000亿韩元增至3000亿韩元,计划与韩华集团的能源开发能力形成协同效应,通过海上风电安装船、浮式设备产品以及安全技术来扩大业务领域。
2024年,韩华海洋还以1881亿韩元的价格收购了韩华工程建设部门的风电业务。
在海上风电价值链中,韩华海洋最领先的领域是WTIV。值得一提的是,在WTIV建造领域,韩国船企的实力位居世界第一。截至目前,韩华海洋已承接了4艘,交付了2艘,是韩国船企中承接WTIV订单最多以及建造业绩最多的企业。其中包括向丹麦海上风电公司交付的韩国建造的首艘大型WTIV,该船总长148米,型宽56米,一次可装载5台15兆瓦(MW)的大型海上风力涡轮机,可安装在水深达65米的水域。
在其他海上风电业务领域,韩华海洋目前尚处于初期阶段,目前正以商用化为目标开发海上风力发电机的下部模块。今年年初,该公司自主开发的浮式海上风电设备水下浮体结构( Floater)预前端工程设计(Pre-FEED)获得了DNV船级社颁发的原则性认可(AiP)证书。该项技术为“WindHive 15-H3”,可以容纳15 MW大型海上风力发电机。“H3”意味着由3个六角柱(Hexagon)组成,可以提供良好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该型15MW级大型海上风力发电机的转子(Rotor)直径为240米。韩华海洋在水下浮体上应用了考虑涡轮负载集中度的设计,在维持结构稳定性的同时优化了重量。
除韩华海洋外,其他韩国船企也加快了海上风电业务的步伐。在海工装备领域拥有较大优势的三星重工,在WTIV建造市场也具备独特的竞争力,迄今已承接了3艘WTIV订单。作为韩国船企中首家承接WTIV订单的企业,三星重工在2010年从丹麦Swire Blue Ocean承接了全球最大的海上风电安装船“Pacific Orca”号,并于2012年10月交付。该船总长160米、型宽49米,桩腿高105米,载重量为8400吨。2024年,在挪威能源企业Equinor正在推进的蔚山市浮式海上风力发电园区项目中,三星重工又获得了下部模块独家供应合同。
HD现代重工则主要从事海上风电下部模块EPC业务。去年年底,该公司已将现有的海上风电专业特别工作组(TF)改编为海洋能源事业本部内的海上风力发电部,正式成立专业部门。2024年4月16日,HD现代重工与苏格兰经济发展机构——苏格兰工商委员会(Scottish Enterprise;SE)以及苏格兰高地和岛屿工商委员会(Highlands and Islands Enterprise;HIE) 签订了联合开发苏格兰浮式海上风电项目的意向协议(MOU),正式进军欧洲海上风力市场。
韩国业界人士表示,海上风电技术需要制造漂浮在海面上的大型构造物,因此与造船业的技术关联度也很高。随着李在明新政府强调可再生能源转型,韩国船企也将海上风电业务作为了未来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