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亿!百年船企连获两型10艘散货船订单

2025-08-05 21:58 | 订单动态


芜湖造船厂近日接连获得中外船东两型10艘散货船新船订单,总价值约为22亿元。

华光海运订造4艘Ultramax型散货船

据悉,华光海运控股有限公司最近与芜湖造船厂签署了4艘64000载重吨级Ultramax型散货船建造协议,总价约为1.3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48亿元),相当于单船价格3300万美元。新船计划在2028年交付。

作为参考,克拉克森的数据显示,目前一艘61000-64500载重吨Ultramax型散货船新造船价格约为3350万美元,相比去年同期的3500万美元略有下滑。

这是继去年在新大洋造船的4艘皇冠63PLUS散货船订单之后,华光海运再次订造Ultramax型散货船。据了解,华光海运在去年4月和5月陆续在新大洋造船订造4艘63000载重吨散货船,当时每艘造价约为3500万美元。

华光海运是一家总部位于香港的家族私营航运公司,拥有逾70年历史,业务涵盖船东、船舶管理和技术咨询及干散货运营。具有全球视野,在深圳、伦敦、热那亚设有办事处。公司由赵从衍先生于1952年创立,目前由赵氏家族的第三代管理。华光海运拥有及运营多元化的船队,并为中国、亚洲、中东和欧洲的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船舶管理服务。华光海运是航运脱碳的领导者以及技术开发的先行者,通过研究和示范,展示这些技术的可行性。

今年7月,华光海运刚刚与芜湖造船厂及旗下应星融资租赁(安徽)有限公司和安徽海智装备研究院共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联袂打造"航运运营+装备制造+金融服务" 一体化合作体系,突破性构建起覆盖船舶全生命周期的产业生态闭环。

PZM订造6艘45000吨杂货船

与此同时,波兰船东Polska Zegluga Morska(PZM)确认在芜湖造船厂订造4+2艘45000载重吨大灵便型杂货船。新船计划在2028年年初交付,具体价格并未公布,克拉克森估计每艘船造价约为2950万美元,备选订单确认生效后交易总金额将达1.7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2.71亿元)。

该系列船采用芬兰公司BLUETECH的BLUETECH 45型设计,船长190米,型宽31.84米,型深16米,采用现代流线型 船体造型,全航速范围内降低水阻,配合BlueFin推进增强技术,显著提升推进效率,配备 6% 轻载余量的高效螺旋桨,可根据实际载货量动态调整输出,实现同级别船舶中领先的燃油经济性和载货能力,将成为大灵便型散货船市场的标杆船型。

PZM表示,这批新船不仅提高了运力,而且具备良好的经济性、现代化和高效性能,有助于在全球散货运输市场中保持竞争力。

据了解,PZM公司是欧洲最大的国有干散货船东,也是国际大湖型散货航运业的重要运营商。该公司成立于1951年,在国际海运市场上拥有超过70年的运营历史。多年来,PZM与全球重要的货物供应商建立了合作关系。该公司也持续努力深耕美国五大湖市场,目前这是其战略重点区域之一。官网数据显示,PZM船队现运营50艘船,总运力超过200万载重吨。

PZM与中国船厂合作已久,在芜湖造船厂的订单之前,该公司曾于2022年至2023年间在山船重工订造12艘37000吨大湖型散货船,其中7艘已经交付运营,还有5艘将在今明两年陆续交付。PZM过去合作的船厂还包括扬子江船业、新时代造船等。不过,最新的订单是PZM首次与芜湖造船厂合作。

据了解,芜湖造船厂前身是1900年创办的福记恒机器厂。2007年,奇瑞收购了芜湖造船厂,通过资产重组改制成为芜湖新联造船有限公司,2010年搬迁至三山新厂区。目前更名为芜湖造船厂有限公司,是国内一档现代化造船企业。

作为拥有125年历史的骨干造船企业,芜湖造船厂始终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己任,在高端船舶领域持续突破。2024年,芜湖造船厂工业产值突破80亿元,其中化学品船新接订单量跃居全球首位,多用途船、成品油船市场份额稳居世界前列。依托智能化生产线,芜湖造船厂正加速绿色智能船舶研发,以硬核科技助力全球航运低碳转型。

在 "十四五" 规划指引下,芜湖造船厂率先实现从传统制造商向 "智造+服务" 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的转型,构建起涵盖海智装备研究院(研发设计)、应星融资租赁(金融支持)、三点水新能源(绿色能源)、智源供应链(供应链服务)的完整产业生态,为全球客户提供超越期待的价值服务。

不含最新订单在内,根据克拉克森数据,芜湖造船厂目前手持订单共计105艘341万载重吨,包括71艘液货船、13艘多用途船、10艘散货船、5艘海工船、3艘集装箱船和3艘其他船舶,交船期排至2029年。

END

关键词: 芜湖造船厂


国际船舶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