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1500亿!这家军工船企将独立上市

2025-08-12 20:51 | 中国船舶报 船厂动态


当地时间8月8日,德国工业巨头蒂森克虏伯集团举行特别股东大会,正式批准分拆其海事系统业务部门蒂森克虏伯海事系统公司(TKMS)并推动其独立上市的计划。此举不仅是蒂森克虏伯集团战略调整的重要一步,更能促进TKMS通过资本市场进一步提升舰艇建造业务能力,发掘更大价值潜力,从而抓住欧洲国防开支激增的历史性机遇。

蒂森克虏伯集团官网消息截图

激发潜力,把握历史机遇

根据蒂森克虏伯集团发布的声明,蒂森克虏伯股份公司将保留TKMS的51%多数股权,以确保战略引导和业务稳定,剩余49%的股份将按比例直接分配给现有股东,分配比例为每持有20股蒂森克虏伯股份可获得1股TKMS股份。在获得德国金融监管机构联邦金融监管局的审批后,TKMS预计将于10月中旬在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上市。

“独立赋予TKMS企业家自由,可推动其进一步发挥技术优势,为国家和联盟的国防事业作出实质性贡献。”蒂森克虏伯股份公司监事会主席Siegfried Russwurm强调,在当前的全球环境中,作为可靠又具有创新精神的防务企业,TKMS对德国以及相关联盟合作伙伴而言至关重要。蒂森克虏伯股份公司首席执行官Miguel López则表示,独立运营将使TKMS能更快推动创新、进行针对性投资并灵活响应客户需求。

资料图/来源:ndr.de

路透社报道认为,近年来,欧洲安全局势复杂变化,各国均在大幅增加军费开支,将TKMS分拆上市可充分释放其作为国防资产的价值。TKMS不仅是德国海军装备建造的重要力量和德国海军装备出口最响亮的品牌,也是欧洲乃至全球领先的海军舰艇建造企业,同时还与20多国海军保持着长期合作,上市将为TKMS提供直接对接资本市场的通道,使其能自主融资支持增长、研发新技术以及寻求战略合作或并购。

蒂森克虏伯集团表示,此次分拆是从业务庞杂的工业集团向专注于战略控股的管理型公司转型的核心举措,未来将主要持有各独立运营且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业务单元的多数股权。在此之前,该集团已分拆旗下氢能业务独立运营,并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挑战并存,欧洲大整合有难度

早在2023年,就有媒体报道,由于德国政府希望进一步提振国防工业水平,蒂森克虏伯集团有意剥离TKMS及其船舶建造业务,从而推动德国组建一家强大的国家造船公司,以更好满足德海军装备建设以及出口等需求。彭博社报道认为,此次分拆上市不光有利于德国国防工业的整合,也有可能为欧洲分散的海军工业的整合铺平道路。Miguel López也在声明中表示,上市将提高TKMS的知名度和估值透明度,对欧洲国防工业内部的潜在整合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不过,由于此前TKMS进军美国钢铁业遭受亏损,以及希腊潜艇项目和德国海军护卫舰项目延期和返工,整合的进程势必有所阻碍。彭博防务情报分析师George Ferguson表示,投资者需给予TKMS更多信心,不仅是主观因素,从客观情况来看,尽管欧洲正加大国防支出,但更多针对陆基和航空领域,而非舰船领域。

资料图/来源:marineforum.online

与此同时,政府监管也成为欧洲国防工业大整合的一大阻力。意大利芬坎蒂尼集团曾与TKMS就相关合作进行过谈判,但由于德国政府对外国公司获取敏感的潜艇技术表示担忧,芬坎蒂尼集团最终放弃了合作。据彭博社报道,为确保对战略国防资产的控制,目前德国政府已与TKMS达成预先协议,获得其特别权利,可否决任何25%或以上股权的出售,并对5%或以上股权出售拥有优先认购权。德国最大的工会更是呼吁政府拿下TKMS超过25%的股权,以防业务落入“不当之手”,但目前德国政府尚未采取行动。

资料图/来源:reuters.com

截至目前,TKMS手持订单超过180亿欧元(约合1500亿元人民币),去年12月以来,该公司先后获得德国海军4艘212CD型潜艇、“极星II”号新型科考破冰船以及新加坡海军218SG型潜艇等建造订单。该公司在德国基尔、维斯马以及巴西伊塔雅伊设有3大造船基地,全球员工超8000人,其中基尔船厂约有3300名员工,是德国规模最大的造船厂。

欧洲防务业界人士表示,随着上市进程的推进,这家拥有深厚工业根基、承载德国尖端潜艇技术的防务企业,将开启独立发展的新篇章,肯定将在欧洲防务格局的重塑中扮演关键角色。

END

关键词: TKMS


国际船舶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