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castlemax订单大幅领先!传统好望角型船或成“稀缺品”
2025-09-08 20:42 | 海运圈聚焦 船市观察
近日,矿业巨头兼船东英美资源集团(Anglo American)对大型散货船新订单结构发出了不同声音。公司航运负责人表示,当前市场普遍热衷于建造 Newcastlemax,传统的海岬型(capesize)新船几乎“绝迹”,未来或将导致市场供需失衡。
英美资源集团航运执行总裁Peter Lye接受采访时直言,公司更倾向于运营海岬型船而非Newcastlemax型船。他指出,全球新造船订单清一色集中在Newcastlemax上,而现有海岬型船舶逐渐老化,缺乏补充,长远来看可能形成“两级市场”:海岬型因供给不足维持较强租金,而Newcastlemax的集中交付或拖累其运价。
Newcastlemax型散货船是传统海岬型散货船(18万载重吨)的升级版,通常设计运载量在20-22万载重吨之间,这些船舶最初是为了通过澳大利亚纽卡斯尔港运输煤炭而开发。如今,现代Newcastlemax型船已成为运输铁矿石、煤炭和铝土矿等各种干散货物的主流,并采用先进的节能设计。
知名船舶经纪商Arrow Shipping & Energy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9月,传统海岬型船新订单共39艘,而Newcastlemax型散货船新订单数量达到121艘。同时,有近490艘18万载重吨的海岬型船船龄超过15年,约占现有传统海岬型船船队的44%。
▲图源:Arrow Shipping & Energy
Lye解释称,许多客户并不需要更大的Newcastlemax,尤其是中东、欧洲、美国和日本一些港口受限于水深,无法接纳超大型船舶。例如,英美资源集团的客户钢铁巨头 Tata ,其在欧洲的基地只能接纳标准海岬型船舶。这意味着,对该公司而言,坚持“海岬型路线”更契合客户需求。
目前,英美资源集团航运业务规模已不容小觑。公司每年运营约 700个航次,定期租赁船队约 50艘,加上现货和合约船舶,任一时点在航船舶接近 100艘。2024年运输货量约 8,000万吨,其中三分之一为第三方货源。
尽管主营业务仍是矿业,英美资源集团已逐渐发展为航运运营商。其大型船队主要服务南非、巴西铁矿石出口,但公司也积极拓展第三方运输业务,尤其在南美西海岸的铜精矿市场。
英美资源集团在智利和秘鲁拥有三座铜矿,通过超灵便型和极灵便型船舶运输,不仅承运自家铜精矿,也为其他矿商和贸易商提供拼货运输,逐渐形成“拼批量”的特色业务模式。
与此同时,公司还在拓展新的大宗商品板块。2020年,英美资源集团斥资 4.05亿英镑 收购了位于英国北约克郡和蒂赛德的 Woodsmith多钾肥矿项目。尽管该项目尚未进入投产阶段,但公司计划将化肥业务与铁矿石、铜并列为未来三大核心增长支柱,航运则为其提供关键支撑。
延伸阅读
面对航运市场的结构性变化与投资热潮,《2025散杂货船舶投资和经营论坛》将于9月25日在青岛召开。论坛以“新航路·新市场·新思维——地缘、能源、市场三重驱动下的结构性机会”为主题,聚焦“经营提效、技术落地、风险防范、新兴市场识别”四大方向,汇聚产业链核心力量,为中国散杂货航运玩家提供穿越复杂周期的“稳经营、精投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