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船舶工业现状调研
2011-01-14 11:06 | 舟山网 国内造船
2008年的金融海啸,带给国内船舶工业的冲击是巨大的。然而就在人们怀疑船舶工业是否能重振雄风、再现辉煌的时候,舟山市的船舶工业在临近年末为之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据笔者走访调查过程中了解到,目前舟山市船舶工业经营运行仍平稳增长,生产亮点频繁出现。据有关部门统计,2010年上半年全市交付新船81艘,造船完工量累计达374万载重吨,同比增长3倍。船舶工业总产值达到235.7亿元,同比增长30.9%,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47.5%。相信看到这里,如果您是一位十分关注我市船舶工业发展历程的业内人士,您就可以从这段数字中发现,仅2010年上半年,舟山市的造船完工量已超2009年全年的造船完工总量(2009年全市造船完工量356万载重吨)。然而好的业绩仍在延续,根据舟山市船舶修造管理服务局有关统计数字显示,2010年1-9月,全市船舶工业产值374.86亿元,同比增长18.43%,其中造船产值301.80亿元,同比增长25.27%;修船产值41.09亿元,同比下降4.38%;船配产值28.01亿元,同比增长32.29%。其中产值上亿修造船企已达29家,修造船企产值累计337.81亿元,同比增长23.39%。
仅9月份我市造船完工量就达79.51万载重吨,其中金海重工交付2艘17.6万吨散货船,常石集团(舟山)公司交付1艘8.2万吨散货船和3艘5.8万吨散货船,扬帆集团交付1艘9.25万吨散货船,三家船企占到了总造船完工量的88﹪;累计完工量达544万载重吨。本月新接订单量166.03万载重吨,主要船型为5.7万吨、7.6万吨、8.2万散货船,VLCC以及拖轮和吸沙船等;新承接订单量累计达到712万载重吨。手持订单量达2258万载重吨。在业内专家对金融危机后船舶工业的能否延续神话、维持繁荣都持保守态度的时候,再回过头来看看上半年舟山市船舶工业交出的这份成绩单,令我们倍感欣慰和自豪。应该看到金融危机后,舟山船企把保交船和调整产品结构放在了重要位置,努力寻求突破口,为自己赢得长久的市场基础。在积极转型升级的同时,企业还勤做“加减法”,既实现了产能的不断升级,效益的不断增加,同时又减少了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污染。从上半年的船舶工业经济运行数据中笔者发现,2010年,我市造船企业面对危机后的经济波动,不断优化和推陈出新企业的产品组织结构,新船型的建造亮点纷呈。耙吸式工程挖泥船、自航半潜船、海洋科考船……一些特种船出现在了舟山市船企的首制船名单上。笔者认为,专注造大船、造特种船和高附加值船,努力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正是我市船企寻求自我突破、打破大环境桎梏的一种积极表现。
以我市船舶工业龙头企业之一的金海重工为例。金海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舟山金海湾船业有限公司)由舟基集团创建,2009年7月加盟海航集团,是由海航集团旗下大新华物流集团控股、按现代企业制度组建的大型现代化造船企业,被浙江省政府定位为“引领浙江省经济结构调整,发展装备制造业的关键性项目”,属浙江省工业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和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手持船舶订单列世界船企前20位,国内前5位。面对金融危机,勤奋的“金海人”没有消极低迷、埋天怨地,而是积极应对、寻求突破。他们坚定地执行以强化生产经营为中心的企业策略,紧紧抓住经营计划和前期准备这两个重点环节,积极探索造船新工艺。2010年1—9月份,金海重工共交船14艘,完成产值超70亿元。“金海人”始终把提升企业创新理念、强化产品质量标准作为衡量自己的一座天枰,强调质量的“过程管理”和注重人才的发掘选拔,不断提高企业的整体综合实力,他们实施的“敏捷造船技术”不断取得显著成效。今年的5月10日,实现了一天交船一艘、出坞两艘、入坞两艘的“一日五节点”生产记录。然而勤奋的“金海人”并没有为此成绩沾沾自喜,而是继续齐心协力、持续作战,在9月份完成了1艘船交付、3艘船出坞、3艘船入坞和1艘船开工的8大节点任务,再次刷新了该企业的生产记录。2010年8月29日,全国工商联在北京召开2010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发布会,金海重工位列第166位。笔者在走访调研中发现,虽然金海重工地处位置偏僻,生活条件艰苦,但朴实的“金海人”早已将企业视作自己的一个“家”;而企业,也充分给予了这些“家庭成员”的关爱和帮助。从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老师傅”,到刚进企业,用心学习、踌躇满志的莘莘学子,上下齐心、一片和谐。荀子曰:“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企业新职工在面对如今的庞大企业规模、面对企业职工挥汗如雨的那份工作热忱、面对工作岗位那一分汗水一份收获的参悟,怎能不由衷感到自豪和骄傲?应该说危机冲击后的金海重工,更是凝聚成了“一股绳、一种力量”,在注重创造良好生产经营氛围的同时,不断提升企业文化建设的“软实力”;注重职工队伍的整体建设和规划,积极打造一支“品牌过硬、技术全面、高效协作”的职工队伍。目前企业员工中,拥有大专学历的有4030名,硕士学历的有12名,拥有高级技术职称的49名,中级技术职称的163名。通过金海重工其自身的努力和审时度势,不断制订和调整切实可行的营销计划,并采取灵活的经营策略。2010年先后承接了17.6万吨散货轮1艘、8.2万吨散货轮16艘、8万吨散货轮3艘、7.45万吨散货轮4艘和32万吨原油轮1艘。今年金海重工手持船舶订单96艘,计1351.04万载重吨,在全国乃至国际上都名列前茅。
金海重工只是舟山船舶工业的一个缩影和代表,它更好地诠释了舟山造船人的一种奋力拼搏、敢与天斗、敢为人先的精神。虽然金融危机冲击后的全球船市,只是出现了短暂的回暖,复苏过程仍然缓慢。而造船业产能过剩影响,低价竞争已导致船价严重下滑,同时船东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加之原材料涨价和汇率变化等诸多因素,船企的盈利空间将严重缩水。“保交船、抢订单、强管理、降成本、防风险”的船企任务仍十分艰巨。但笔者觉得,舟山的船舶工业,正通过不断强化自身的经营意识、提高企业整体综合实力和造船技术“含金量”,在“风暴”过后的坎坷征途上,一步一个脚印的夯实、稳健的前行。综观舟山的船舶工业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大型造船企业在船舶工业中突出的地位。笔者认为正是他们实施了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增强自主开发能力,推动产业优化升级的策略才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拔得了头筹,实现了企业由大到强的转变。目前舟山拥有万吨级以上船台50余座,其中5万吨级以上船台11座,万吨级以上船坞30余座,其中30万吨级以上船坞7座,年造船能力已达到700万载重吨,同时还拥有大批300吨到800吨门座式吊机、平面分段生产流水线、钢板预处理流水线以及等离子数控切割机、数控肋骨冷弯机、大型三辊卷板机等现代化造船装备。可以说舟山的造船企业经历了一次初步的洗牌后正朝着有生产优化能力和抗风险能力的大型造船企业发展。
2009年底,为应对当时金融海啸对造船业的影响,《舟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船舶工业调整升级的实施意见》正式出台,为未来舟山船舶工业的转型升级打下扎实基础。实施意见明确了今后三年保障重点船舶企业稳定、培育骨干造船企业等十大重点任务,为此将推出一系列政策保障措施,包括严格控制新建造船项目、加强造船企业生产准入管理、加快推进船舶工业企业兼并重组、加大信贷融资支持力度等。对于现有企业,根据“改造提升一批、整合重组一批、转型一批、嫁接一批、搬迁一批、淘汰一批、停止审批一批”的“七个一批”调整方向,已确定造船、修船龙头企业各5家,重点扶持企业和重点推进项目各15个。同时确定产业升级的主要目标:到2011年,产业结构更趋合理,初步形成以大企业集团为核心,中小企业专业化生产相配套,造船、修船、拆船、船舶配套和海洋工程装备协调发展的产业集群格局。全市造船能力达到800万载重吨以上,造船完工量占全国比重达到8%,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产品比重明显提高,使舟山市成为国内重要的造船基地和世界级船舶修理基地。上述意见充分落实了工信部提出的《船舶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要求。
目前我市船舶工业产业规模过于分散,这不仅会降低产业整体效率,引发行业恶性竞争,更会削弱我市造船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并可能成为造船能力过剩的直接根源。我们惟有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在设法保存我市造船能力的同时,将淘汰落后产能作为重点,支持骨干船舶企业兼并重组其他船舶企业。相信未来的舟山船舶工业,必将延续新的产业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