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外运油忙

2009-02-19 09:25 | 国际船舶网 公告公示


国际炒家对石油期货的短暂疏离,使其价格目前维持在40美元左右的低位,这让市场上的大买家们看到了增持的绝好机会。

海运线上运油忙

从中东抵达中国的海运航线上,一艘中国油轮在波斯湾上度过了孤独的农历新年,船员多数来自中国,他们对这条航线已经相当熟悉。自从国际石油价格下跌之后,来自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的海运订单让这条航线日趋繁忙。

心系这艘油轮的不仅有船员的家人,还有远在上海的中海油运远洋一处。和多数濒临破产的海运公司不同的是,中海油运希望一季度能够迎来“开门红”的业绩——国际油价如果节节下跌,中国买家便会频频出手。

中海油运远洋一处的工作人员说,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以及壳牌这样重量级的大买家,目前最青睐从中东至远东的石油运输航线,“中东地区的油价和石油运输价格都比较便宜。”

“中石化倾向于购买原油,是因为他们拥有大量的炼厂,现在炼油对企业经营十分有利。”德勤能源分析师卢娅分析说。

被认为有可能向海外伸出购买之手的中石油,其内部人士坦言,目前的石油价格的确是一个展开海外收购的好时机。但他也担忧,一旦采取高调的动作,将有可能影响石油市场的价格。有消息人士表示,中石油面临着大庆油田从5000万吨减产为4000万吨的局面,“要保障足够的石油储量,便必须展开海外收购。”

知情人士透露,国内石油公司的“心理价位”在每桶原油50美元以上,而现在已经远低于这一价格,因此无论采取怎样的海外收购手段,都是一个最佳的时期。

石油战略重要时机现

告别了高油价时代,中国的石油公司机会何在?

据业内人士透露,抓住时机,扩大海外投资已经成为政府决策层考虑的问题,一些相关的研究工作已经于近日展开,其中涉及购买油田的策略选择。

中国社科院最新发布的能源报告则建议,中国应制定全球化的国家能源发展战略,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保证能源生产与消费的长期稳定供应和国家经济安全。

“当前是帮助中国解决能源问题的最佳时机,因为中国成为能源进口大国的格局不会改变,而油价下跌时期,则是帮助中国用最少的钱解决能源问题的最佳时机。”卢娅说。

早前,包括安永、德勤等国际咨询机构都曾前来中国,游说中国买家与其合作,大胆地展开海外并购。这些分析机构普遍认为,由于前期对油田的大量勘探,目前国际多数能源公司都需要大量资金,他们主要的资金来源则是依赖银行贷款。金融危机使能够通过银行审查的公司数量在减少,因此,寻找拥有较好现金流的投资方成为了他们的当务之急。

而拥有政府支持的中国国有石油企业恰好具备了投资者的要素。

据了解,由于石油战略储备的需要,国内许多石油储备的基建项目正在紧张进行之中。不久前,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撰文指出,国家石油储备基地一期已“基本建成”,要积极推进石油储备二期基地建设,库容将达到2680万立方米(合1.7亿桶)。

加大地面石油储备目前并不是中石油、中石化的唯一选择。加强中国自主油轮船队建设同样成为了解决石油储备的有效方式之一。

数据:根据中石油对外发布的资料显示,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能源消费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超过50%,预计到2020年,石油消费总量将达到6亿吨左右,天然气消费量将达到2500至3000亿立方米。
END

关键词: 石油海运航线


国际船舶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