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宝船复原工程解密

2012-08-30 21:12 | 合肥晚报 新型船舶


如今已初具雏形的郑和宝船,是一艘严格按照传统工艺复建的全木结构仿明代2000料海船。然而,按照“仿古不复古”的原则,这艘郑和宝船穿的是地道古装,跳动的却是一颗现代化的心。

复原宝船并非郑和旗舰?

复建工程的第一个难题,是选择哪一型号古船作为目标。

以郑明等为首的专家团,选择的是2000料海船,这或许并非郑和舰队旗舰。郑明解释说,这是由于学界对郑和宝船确切形制一直存在争论。

郑明查阅大量明代史籍后认为,郑和下西洋船队的主力船型,仍是几十艘“二千料海船型”宝船,此外还有“一千料海船” 、 “八橹船”等。至于大号宝船,应是在郑和下西洋活动中参加隆重庆典、作为皇帝检阅郑和舟师编队之用,不出海也不下西洋。

“木船存在极限尺度问题,至今尚未见到超过七千吨的木帆船” 。正因此,郑明团队最终选择了形制较为确切可信的2000料海船。

不过,今年在南京祖堂山出土的郑和副手洪保墓碑,其涉及郑和下西洋的铭文,或可令人们对郑和宝船谜团有全新认识。铭文除了记载洪保曾于1403年以副使身份下西洋、郑和去世后以正使身份于1441年再下西洋,颠覆了郑和七下西洋的共识外,尤为引人注目的是郑和下西洋舰队所涉船号及巨舶形制:“充副使,统领军士,乘大福等号五千料巨舶,赍捧诏敕使西洋各番国、抚谕远人” 。

这段记载透露的信息是:洪保等人下西洋,舰队旗舰是一艘叫“大福号”的五千料级别巨船,五千料,折合排水量2500多吨,为正在复制的郑和宝船形制的2.5倍。

两年复原舵杆

早在宝船复建工程正式启动之前,其舵杆的复原工作已经开始,参照实物即来自南京宝船厂遗址六作塘的两根11米长巨型舵杆。

依据舵杆与船体形制的“几何配比性” ,郑明据此认定,那两根出土舵杆,就是配备2000料宝船的。随后,郑明团队又测试了舵杆强度,发现同样匹配2000料海船,于是着手仔细研究舵杆上每一个细节,实施舵杆复原。

复制成功后,下一步便是船舵的安装问题。宝船船舵最终采用了升降式,即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调整舵叶入水深度:在深水区或大风浪、乱流时,将舵叶下缘降到船底以下,舵就不受影响了;而在浅水区航行或者锚泊时,则可将舵提升到高位,不会因为搁浅损伤舵叶。

而且郑和宝船的船舵是宋代发明的平衡舵,这种舵杆的轴线在舵叶后面一定距离,根据力学原理,操控时就能少用力,而郑和时代又进一步将平衡舵改良成了开孔舵。这种舵孔并不影响舵航向控制,却能使部分水流穿过舵孔,从而使舵杆减少水流正面阻力,变得更容易转动。

仅船舵的复原、安装工作,就进行了整整两年。如此巨大的仿古木帆船,全船仅螺钉重量就达50吨,最长螺栓有14米,一片横舱壁面积达70平方米。为了保证工艺质量,造船厂寻遍全国,最后在福建请了20多位造船师傅,其中有两位师傅来自造船世家。

宝船船体复原采用的另一古代中国特色工艺是水密隔舱。多道水密隔板,把一整个舱按功能分割成多个互不相通的小舱,多的二十八舱,少的也有二十三舱。这样分隔的好处,不仅仅是水密和抗沉,更有利于分割舱段分类载货。

蚌壳做窗巧解采光

全部复原完成后的郑和宝船,自底舱到甲板上,共分为五层。而学界争议的138米大号宝船,据史料记载更是达到了8层。如是,当年包括郑和在内的近千名船员,生活和工作在4到8层共3280平方米的空间里,当明火使用受限时,利用自然光照明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六作塘遗址的中部,考古人员发现的8枚蚌壳,为人们揭开了郑和宝船采光之谜。这些大小相当的蚌壳显然经过了精心磨制,光滑而平整。每片都取其中最平整的约巴掌大一块切割成整齐的长方形。经过打磨,这些蚌片的厚度仅为0.1毫米,非常透明,但原来蚌壳表面的弧形纹路依然清晰,而另一面则发出蚌壳内壁上特有的珍珠光彩。

根据蚌壳大小,当时宝船厂的工匠们把这种窗户完整地移植到宝船上,宝船窗格长宽度应在6—7厘米之间。不过宝船明瓦原产地并非南京。南京本地“明瓦廊”的工匠们生产的金陵“明瓦” ,并非用蚌壳磨制,而是将羊角熬成胶液,和以色彩,稍稍凝固后压成薄片。明清两代,南京的大小街巷普遍使用的都是这种明瓦,既避风雨又很美观。

END

关键词: 郑和宝船


国际船舶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