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造船市场再现抄底潮
2013-10-17 16:24 | 证券时报 船市观察
随着中国重工获注逾80亿军工资产及前三季度订单激增近150%,船舶制造业再现抄底潮,行业复苏渐入佳境。
除中国重工外,中国船舶接单情况也较为理想,上半年共承接36艘新船订单,截至上半年末,中国船舶累计有近百艘新船订单,较去年同期大幅提高。另外,中船股份及中国船舶控股股东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在8月份一度打破韩国垄断,签下了3艘1.6万TEU(标准集装箱)世界第七代集装箱船的建造合同。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旗下另一家上市平台广船国际,继今年5月承接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最大一笔油船订单后,随即在8月先后与老船东签署了多份油船合同。最新数据显示,截至9月末,广船国际在手船舶订单共计70艘,按照广船国际的装备能力,目前这些订单可排期至2016年前后。
另一方面,中集集团、中海集团、招商轮船等航运类企业也在加紧订造大型集装箱船。9月中旬,中集集团与江苏新时代造船公司签订了两艘8800TEU集装箱船,总造价高达超过10亿元。此前的7月,中集集团与江苏新时代签订了5艘集装箱船订造合同,总金额达26亿元。
招商轮船今年8月份分别与大船重工和外高桥船厂签署了购建2艘VLCC(超大型油轮)的协议。招商轮船董事长李建红曾对记者表示,招商轮船将充分把握行业调整时机,伺机抄底。
事实上,无论是中国重工、中国船舶等造船公司,还是招商轮船、中海集运等航运类企业,关于造船与航运业复苏的预期日渐强烈,而造船与航运天然的依存关系客观上令双方共同“赶底”。
9月在上海召开的第四届国际航运战略峰会上传出消息,全球范围内实力雄厚的船东竞相承接订单,而中国造船企业则表现得更为积极,反映国际航运景气度的BDI指数今年以来也确实出现了强劲反弹。一直以来,中国与韩国是国际船务市场主要船东,承担着全球半数以上的出口规模,其中中国船舶工业出口比例在80%以上,属于典型的境外依赖型企业。就在上半年,中国造船企业承接的境外船舶订单同比增幅超过150%。
申银万国研究员李晓光认为,今年将是航运业从保现金点向保盈利平衡点过度的一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船舶工业调结构促升级方案的出台有利于造船行业经历6年萧条之后走过底部。同时,李晓光认为明年航运市场将继续恢复,反过来倒逼造船企业持续增加订单,由此形成航运与造船的良性互动。
而航天证券研究员于昊则称,资本密集且技术附加值低的船舶制造企业短期内仍难以走出造船业强周期的属性,但军船业务占比相对较高及定位清晰的的造船企业,却能向高技术、高附加值方向发展,目前正处于高景气度时期。
不过目前市场的担忧是,国内主要造船企业仍未逃离业绩孱弱的局面。如中船股份去年亏损7600万元,今年上半年续亏6100万元,中国船舶、广船国际、中国重工虽然力保不亏,但业绩却连番下滑。相比之下,*ST远洋、中海集运等航运类公司则显得更为疲弱,这些公司仍需通过变卖资产等形式保壳,只有这样才能抵御行业最后的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