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元林:“问题”船市也赚钱
2014-03-11 08:53 | 国际船舶网 船界人物
2014年是“黎明前的黑暗”
“灰色2011、黑色2012、血色2013”。扬子江船业董事长任元林在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曾如此形容近几年中国造船业的惨淡景象。
那么2014年又是什么颜色?他形容为“黎明前的黑暗”。任元林说,从去年10月至今,随着市场稍回暖,船企接新订单平均可获10%毛利。尽管目前中国造船业仍处困顿状态,但似乎已感受到微弱的光亮。
根据任元林估算,2013年上半年只要接新订单就可能亏损5%到10%,但中国的一些造船企业还是会去抢单,他称此为因饿去吃“毒饭团”,不过扬子江没有加入这个队伍。从6月到10月,新船合同的价格已经恢复到能基本保本的水平,因而公司开始行动。从去年10月至今,随着市场稍回暖,船企接新订单平均可取得10%的毛利。
他认为,尽管目前中国造船业仍延续困顿状态,但似乎已经能感受到微弱的光亮。
不过,脑筋转得快的任元林,从业者眼中的“问题”发展出一项新业务:航运物流及租赁。去年扬子江成立了经营相关业务的子公司,它被任元林称为蓄水池。
他说:“当订单不足、船价低的时候,我先造船供航运公司使用,等市场气候好转有买家出现再脱手。我们不是要去争当航运界的老大,这么做目的还是为造船服务,平衡产能。”
此外,走过这一轮产业寒冬,有部分船厂倒闭,那些尚未完工的船只在接收资产抵押的银行眼里就是废铜烂铁,而扬子江则把它们变成新船,在航运公司这个平台等待出售,以期日后赚取不低的利润。
除航运物流及租赁外,在扬子江去年进行的战略重组五大板块中还有金融投资,拆船、钢结构加工及相关金属贸易业务,房地产开发,以及核心业务造船、海洋工程。
业务多元化去年多赚31亿元人民币
在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任元林认为,正是因为业务适当多元化,帮助扬子江提高了在产业冬天中的御寒能力,去年取得31亿元人民币的净利。对于何为“适当多元化”?他举例称房地产开发是由于旧船厂搬迁,出现空置土地之后,才与政府联手发展为商住楼盘。“房地产领域的利润虽高,但公司不会加大其业务比重,毕竟我们不是专业房地产公司,永远都做不过强者。”
至于去年营收达到约15亿元人民币的金融投资业务,则包括两大部分:持有至到期金融资产投资(heldtomaturityinvestment)和小额贷款。前者主要是将收取的造船订金投资于固定收益的金融产品,去年它的营收达到14亿1400万元人民币。
不过,扬子江的金融投资业务的风险问题受不少投资者和分析师的关注。
瑞士信贷分析师黄杰伦在受访时指出,在2012和2013财年,持有至到期金融资产投资占扬子江总营运毛利的24%至25%,这个比重有些高,这种盈利长期来自投资的趋势恐难持久。中国金融业正面临改革,若融资体系出现问题,金融产品到期无法兑现,那么对扬子江将造成影响。
但他认为,造船业开始出现复苏迹象,扬子江凭其竞争实力可以接获更多订单,因而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为1.5元。
配合银行帮助熔盛重工完成订单
在扬子江集团所在江苏,还驻扎着中国最大民营造船企业熔盛重工。两家的造船厂同在长江边,但命运却迥然不同。
由于执行能力不足,去年熔盛重工蒙受巨额亏损。任元林在昔日竞争对手陷入困境时非但没有隔岸观火,还派手下配合银行帮助熔盛完成未交付的订单。
这是助人为乐还是养虎为患?任元林意味深长地说:“少一个竞争对手,我们的日子未必有多大变化。这就好比一个大城市里有众多餐厅,一家倒闭了,难道另一个的生意就会突然间特别红火吗?相反,如果熔盛重工倒闭了,这将打击金融机构对造船业的信心,影响全球业者对中国造船业的看法,所谓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唇亡齿寒,所以我们不希望它倒下。”
计划三年后退休传给儿子?
在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任元林透露,他计划三年后退休。
61岁的任元林说,他已经开始为三年之后的顺利交接铺路。去年集团对管理体系进行调整,2万多名员工中,约有660人是管理骨干,他们的平均年龄在40岁以下。
扬子江总舵手的位子会不会传给儿子?任元林没有直接回答。不过,他说32岁的儿子任乐天目前是集团总经理助理,负责管理旗下江苏扬子鑫福造船有限公司的日常业务。这家公司今年的首要任务是交付六艘万箱级集装箱船。“如果他能完成任务并达到其他业绩考核要求,那么可能日后会成为造船和海洋工程业务的掌舵者。”
他自认为对儿子与其他下属一视同仁,凭能力提拔。儿子加入扬子江时,从工厂车间干起,当时每月薪水仅2000元人民币。
任元林计划退休的话一出口,身边的职员立刻提醒他,这很敏感,或许会影响股价,不能见报。但他摇摇头表示不以为然,认为投资者理应知道集团的未来人事动向。
扬子江的发展可说是与任元林密不可分。他将一家濒临关闭的船厂,逐步打造成中国第三大造船厂。他的退休是否会对扬子江的未来走向造成影响?对此,瑞士信贷分析师黄杰伦认为,这不足以影响投资者对扬子江的信心,毕竟集团管理架构已经基本完善,他的退休不会对未来发展方向造成重大影响。
2007年,扬子江在新加坡上市,成为第一家到海外挂牌的中国民营造船企业,筹集的55亿元人民币资金是当时中国企业来新上市融资规模最大的一家。2011年,扬子江以存托凭证(TDR)的方式在台湾证交所挂牌,成为两岸签署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后,首家赴台上市的中国大陆企业。去年扬子江船业又成为首个在新交所以人民币交易的公司。投资者可以同时用新元、人民币买卖该公司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