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日利亚设计师建造水上学校
2014-07-03 23:07 | 南都周刊 新型船舶
建成后的水上学校
(256个塑料大桶做成建筑的基座,并构建成一个分为上中下三层的帐篷,这便是“水上学校”。KunleAdeyemi发现其低廉的建造成本可将其发挥更多功用。根据构思,可把所有的漂浮建筑连接在一起,足以构建成一个完整的社区。)
尼日利亚的拉各斯地区,有一个名叫Makoko的10万人海滨社区,但这里并不像我们印象中的海滩那般美满祥和。实际上,这里的居民常年要忍受洪水的袭击,到处是摇摇欲坠的木屋,以致成千上万人必须在船上生活。这种“水来土掩”的对策并不能解决所有的事情,比如孩子去哪儿上学。这实在是让人伤脑筋,Makoko虽然并不发达,但这里绝对算得上寸土寸金,想找到足够宽阔的大片土地给孩子上学,实在是太困难了。
但这并没有让尼日利亚籍建筑师KunleAdeyemi退缩,他带着自己创建的NLE工作室接了一单生意,就是设计一个能在当地广泛应用的学校性质建筑。在此之前,这里仅有一所教授英语的学校,并且常年遭受洪水洗礼。设计师于是创造出这个“三角形漂浮房屋”,因为他从小就生活在水患频繁的地区。事实也确实没让人失望,他的方案简单粗暴,总结起来一句话:没有陆地,我们就创造陆地。设计团队的想法很简单,那就是把房屋建筑和船整合在一起。这种思路,其实在之前的当地建筑中已经出现过了,但往往只是“能住就成”。我们甚至也能想象到这个贫民窟内的学习场景:摇摇晃晃,昏暗异常,让一群小孩子挤在里头上学,何其困难。
设计者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它的稳定问题。NLE工作室给出的方案是用256个塑料大桶捆在一起,组成了这栋水上学校的“地基”。远远看过去,这个建筑就像是一个分为上中下三层的帐篷:在10米×10米的基座上,建造出游乐区、教室区、卫生间与雨水收集区。呈“A”字形的三角形屋体设计也是最为牢固的,确保即便是上课的时候发了大水,整栋学校也只会往下漂,而不是就地翻船,把学生像下饺子一样倒在水里。他曾这样形容自己的这单生意:“我们要做的不是跟着环保人士把罪归到乱砍乱伐者身上,而是亡羊补牢,给孩子们做一间教室。”
不仅如此,学生们的体育课也一并搞定了——底层折返跑,中层做操,高层跳水。当地农民从山里伐来了树木、竹子,支起了整栋建筑的大框架,不仅确保了它拥有可承载100人的超高浮力,在环保上也立了标杆,连供电都是通过屋顶上的太阳能集光板完成的,并支持收集雨水用以冲刷厕所。冬暖夏凉算不上,但至少不用担心甲醛超标之类的装修问题。如果觉得玩不开,专门加设一栋水上房屋做公共的体育馆,也是个不错的点子。这一切,对于处于生长期的小孩子来说,显然是最重要的。
虽然最初是冲着造学校去的,不过每一栋“水上学校”约为6250美金的建造成本让人看到了发展的希望,KunleAdeyemi发现它还可以承载其他的功能,比如集会、戏院、住宅群和水上医院,把所有的漂浮建筑连接在一起,足以构建成一个完整的社区。幸运的是,设计师真的有这种打算,那就是在整片水域正中间设计一栋超级大学校,然后把其他小型的同类型建筑彼此固定在一起,即便是来了洪水也可以确保不会被冲散。因为在最初的测试中,人们发现独立的水上建筑虽然不会被冲倒,但晃动幅度和固定效果都达不到用做教学的标准。也许一场大水袭来,上完一堂课大家已经到二十里开外了。而这种连锁式结构,可以确保它们紧紧固定在原来的水域。孩子也不用担心某天早晨一起床,发现上学的路程远了一倍还要多。
设计师简介 KunleAdeyemi
他是NLE工作室的灵魂人物,创立者。他是建筑设计界内学院派的代表,喜欢根据自己的经验、知识和常识为出发点,设计实用性极强且充满艺术美感的建筑。“三角形漂浮房屋”是他的得意之作,在与RemKoolhaas和ChrisvanDuijn负责设计的“PradaTransformer”项目中已得到初步运用,构建出一个可以到处移动、外形变化的多功能展示亭。
底座用大桶做成
学校的骨架被拼出
漂浮社区的效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