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航运金融中心将转移至亚洲?

2015-07-03 17:07 | 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 船舶金融


航运金融业向亚洲转移的客观条件

最近几年,对于航运产业来说,亚洲市场的重要性得到显著提升。目前,全球商船制造业务主要集中于中国、韩国和日本。世界上最大的海港也有8个位于亚洲。亚洲的航运公司和银行与货物海运中转以及商船制造紧密联系,它们的重要性正在逐步提升。因此,全球航运金融业务向亚洲转移的客观条件正在不断地形成,具体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  繁忙的亚洲航运市场

在全球经济总体增长乏力的背景下,亚洲经济和航运市场仍然保持了相对稳定的发展态势。根据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布的2014年全球港口发展报告和2015年第一季度全球港口发展报告可以看出,在全球前十大港口中,亚洲港口占有绝对的优势,约有8到9个港口,亚洲港口货物吞吐量占前十大港口货物总吞吐量的比重也一直维持在85%左右,如图1。

从全球前十大港口的发展状况可以看出,亚洲的航运市场仍然拥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因此,世界上一些非亚洲国际航运公司都积极布局亚洲航运市场,将亚洲内部航线作为他们主要的国际运输线路之一。同时,他们还不断加强其在亚洲市场的存在,例如在亚洲设立自己的办公部门,甚至设立专门的子公司,以分享亚洲航运市场的发展红利。亚洲航运市场的繁荣为航运金融业务的发展提供了土壤。同时,由于受欧洲经济不景气的影响,欧洲金融机构为航运市场提供资金的能力正在不断减弱,这也是航运金融业务向亚洲转移的客观条件之一。

(二)  繁荣的亚洲造船市场

亚洲国家中的中国、韩国和日本三国的造船订单量合计占全球订单量的86%。其中,中国船企的新造船订单量为4110万CGT,占全球订单量的38%;韩国船企的新造船订单量为3245万CGT,占全球订单量的30%;日本船企的新造船订单量为1947万CGT,占全球订单量的18%。

亚洲造船市场的繁荣促进了新造船融资业务的增长,为航运金融市场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亚洲金融企业探索航运金融业务开辟了方向。非亚洲国际航运公司也正在积极与亚洲银行、私人和机构投资者在新造船或二手船买卖融资方面展开项目合作。有少部分亚洲金融机构和投资者正在探索对已存在船舶贷款的再融资等航运金融业务。但是由于受到全球航运市场不景气的影响,亚洲金融机构在航运金融领域的主要合作项目还是与新造船或二手船买卖的融资有关,投资对象也主要集中于与亚洲船厂签订有造船合同的国际航运公司。同时,全球航运市场的不景气也导致了亚洲金融机构对航运公司融资要求的提高,如调整融资结构、长期租约或对单资产融资交易更高的风险溢价等,这使得航运公司融资成本进一步增加。

(三)  活跃的亚洲金融机构

在全球前四十大航运商业银行中,亚洲的航运商业银行数量占比为25%;前十大航运商业银行中,亚洲有四家,根据业务额排名分别为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韩国进出口银行和三菱东京日联银行。虽然传统的航运金融机构仍然集中于欧洲,但亚洲的金融机构显然正在积极地开展航运金融业务。

随着国际航运企业融资方式的多样化,亚洲的金融机构也正在尝试新的融资项目,例如私募股权融资就是当前亚洲很多机构和个人投资者为了迎合国际货物运输企业不同的融资需求而探索的新方式。与传统的船舶融资方式像银行贷款、家族自有资金和股权融资等不同的是,私募股权融资中的个人和机构投资者通过设立一个投资期限为5到7年的私募股权资金为船舶建造提供融资,目的是在投资期限终止时通过出售资产获取收益。这种新型融资形式正在逐渐得到国际航运企业的青睐。

如何看待航运金融业在亚洲的发展

(一)与如何鼓励亚洲航运金融市场的发展比起来,亚洲国家可能需要看得更加长远一些,未来或许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应对航运金融的发展。在欧洲银行不断压缩航运融资的同时,国际航运企业的融资对象逐渐由欧洲银行转变为亚洲金融机构。亚洲金融机构也在不断扩大在航运金融领域的业务,市场份额由之前的20%上升到现在的30%。航运市场的重心正在向亚洲市场转移。因此,如何应对这种转移对于当前的亚洲航运金融市场来说或许更有意义。

(二)作为高端航运服务业代表的航运金融业实际上也可以划分为两类,一类是以为船舶融资提供资金支持的传统的航运金融业,另一类是以航运金融衍生品为交易对象获取投资收益或以其为套期保值工具化解航运市场风险的现代航运金融业。未来亚洲航运金融市场的发展应不局限于前者,考虑到航运市场固有的高风险性,后者的应用或许是亚洲国家的金融机构需要认真考虑的方向。由于高端航运金融涉及到了现代金融衍生品与传统航运市场的结合,在这方面,亚洲国家的金融机构需要走的路还很长。

END

关键词: 航运金融


国际船舶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