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海事会展配套设备技术论坛顺利召开

2019-12-04 06:47 | 中国船舶报国际船舶网 展会信息


12月2日,2019年中国国际海事会展高级海事论坛之船舶与海工配套设备技术论坛在上海举行。来自国内外的10位演讲嘉宾围绕“创新技术、智能应用”主题分享了自己在智能船舶、绿色/智能船用发动机、数字水池、通信技术等领域的研究成果。上海市船舶与海洋工程学会轮机专业学术委员会主任、陕西柴油机重工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赵同宾,海贸InformaMarkets主席克里斯托夫·海曼主持论坛。

中国船级社(CCS)科创试验中心副主任蔡玉良介绍了全球智能船舶发展情况。他说,全球智能船舶处于探索和发展的初级阶段,智能船舶的定义、分级分类尚未统一,智能感知等核心技术尚未突破,智能船舶标准体系、测试与验证体系亟待建立,智能技术工程化应用十分有限,相关国际海事公约法规研究刚刚起步。因此,在发展智能船舶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例如安全问题、法律责任、海事规则等,数据资源需要相应的规则约束、公约规则需要进行相应修订甚至建立新的规则。

One Sea联盟及DIMECC公司生态系统负责人佩伊维·海科拉介绍了One Sea联盟的战略愿景及其近期工作,如参与国际海事组织(IMO)项目和自主航行船舶(MASS)国际标准制定等。她认为,目前,所有做自主驾驶的公司还未做到无人驾驶,都在自主技术阶段进行研究,而节约成本、提高安全性和可持续性是海事业务使用自主技术的推动力,因此,One Sea联盟在情境感知技术、碰撞防控技术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

上海船舶设备研究所科技与信息化部主任王硕丰介绍了MASS技术发展现状、基于MASS需求的自主航行系统方案、自主航行船舶控制关键技术、自主航行控制系统应用与试验、自主航行船舶技术展望等内容。王硕丰与参会嘉宾共同探讨了未来的自主航行技术,认为应注重感知技术、自主航行决策与自动避碰技术、控制技术、设备故障诊断与维护技术等问题。

中船动力研究院有限公司研究员、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首席专家吴朝晖介绍了智能发动机在当今社会的需求、智能发动机的主要内涵定义与组成架构、未来影响智能发动机的关键技术、智能发动机未来在船舶行业中发展的展望。他认为,数字孪生技术、柔性控制与驱动技术、先进的感知技术和基于云端的智慧计算将是影响智能发动机的关键因素,下一步,船用智能发动机将解决分类分级、设计及标准化、示范与船舶集成、云端化等问题,朝着网络化、信息化、无人化转变。

ABB涡轮增压部门数字客户方案主管克里斯汀·科罗托介绍说,“光靠技术是不够的,还需要数据、科技、领域知识等三大因素,三者只有其一都不会给行业带来改变。”除此之外,他认为时间和空间也是重要的变量,数字化技术的运用主要是为了实现4个“s”,即化繁为简(Simplify)、安全可靠(Secure)、速度(Speed)、技能(Skills),如果行业不能主动拥抱数字化变革,那么4个“s”就不会实现,企业无法实现转型,公司也无法获得价值。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华东分院数字经济研究部副主任郑茂宽介绍了5G在船舶工业的应用以及未来的设想。他认为,5G是增强型的移动宽带、大规模的机器通信、超高可靠低时延通信,为工业转型提供了支撑。船舶工业是工业领域重要的分支,“船舶+5G”可为现场工艺仿真、设计虚拟仿真、港口码头运营等领域带来改变。面对智能化造船,相关企业可以在“船舶工业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集成”“基于空天地海一体化网络,构建服务全球的船联网”“基于统一标识构建船舶工业价值链和产业链协同平台”等方面开展探索。

哈尔滨工程大学党委副书记、教授夏桂华认为,水动力性能研究是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和优化的核心技术,为更好地规划中国数值水池的发展,2014年,在工业和信息化部支持下,哈尔滨工程大学和七〇二所联合开展了“数值水池顶层研究”项目,针对数值水池发展规划和途径进行了深入论证,确定了中国数值水池三个阶段发展规划。中国数值水池虚拟试验系统是利用先进的水动力学理论模型和精细数值算法,经物理试验验证后,结合先进的计算机和互联网条件,为全球的行业用户提供在不同的海洋环境中,进行船舶与海洋结构物流体动力响应过程的虚拟试验,满足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研究、设计及工程应用的要求。

德国汉堡水池总裁雅诺·海宁提出测量和仪器技术对于海事业提供模型试验和全尺度测量服务至关重要,应开展不同类型的模型试验和全尺度测量。他认为,所有的模型研究和计算序列都需要数据,只有将船舶在海上航行的实际工况和数据结合在一起,才能让行业发展的更好。这也是现在的趋势。

曼恩能源方案公司(MAN ES)二冲程推广及客户支援主管托马斯·斯托尔加德·汉森介绍了气体发动机在船舶工业的应用。他表示,随着经济贸易和航运业的发展,未来船队数量会翻一番,但是碳排放却要实现减半甚至是零排放的目标,这就要求各个公司制定短期-中期-长期的环保策略。为应对环保要求,MANES较早地开展了双燃料发动机的研发,并计划于明年发布全球第一台液化石油气(LPG)燃料发动机。MAN ES目前提供两大类液化天然气(LNG)发动机,分别是ME-GI和ME-GA,与此同时,正在开展混合燃油发动机的研发,即一种可以同时使用LPG、LNG、LEG等的发动机,计划在2024年成功交付以氨(NH3)为燃料的发动机。

此外,江苏科技大学深蓝研究院陶永宏介绍了《中国船舶与海工装备制造业专利指数发展报告》。通过对专利数据统计,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开公告日),我国拥有专利申请的船舶与海工装备制造企业共计208家。其中,上海、江苏、广东的专利申请量位居前三;江苏、浙江、广东拥有专利申请的企业数量位居前三。在2018年前10位的专利指数企业排名中,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排名第一,广船国际有限公司在2014年后排名上升较快并迅速跻身前三。

END

关键词: 海事展


国际船舶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