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国国际海事会展高级海事论坛“航运和港口”专场举行

2023-12-10 10:32 | 中国船舶报 展会信息


12月6日,2023年中国国际海事会展高级海事论坛“航运和港口”专场在上海浦东嘉里大酒店举行。论坛“低碳航运智慧港口”为主题,特邀国内外海世界的9位嘉宾,就航运碳减排主要挑战及实现路径、加快港航数字化转型、零碳港口建设等内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沟通和探讨。

此次论坛聚焦多项关键议题,分析绿色解决方案的成果、挑战和机遇,探索低碳发展的路径和趋势,研判碳减排措施的适用性和前景,为推动港口和航运业的绿色化、智能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此次论坛,与会代表凝聚共识,汇聚合力,将携手共同构建绿色、可持续的航运和港口发展产业链,为早日实现航运净零排放的远大目标和美好愿景携手前行!

中远海运集运企业资讯发展部业务流程优化部副经理杨海频介绍了该公司发起成立的全球航运商业网络平台(GSBN)。数字化转型是企业综合利用各类数字技术,与业务模式转型相结合,为企业解决问题、创造价值、提升业绩的持续性过程。中远海运集运的GSBN以电子保单、电子运输安全证书、无纸化进口放货、电子提单等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全流程主要航运单证无纸化流转、可追溯碳减轨迹、贸易真实性验核,提升了供应链效率和安全,为各参与方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品牌形象,借助数字资产帮助参与方构建新型信用体系。

GSBN缔造了一个多元、包容和创新的生态,广泛开展与贸易方、物流服务商、金融机构等跨行业、跨地区的众多利益相关方的合作,改变行业碎片化现状,参与新一轮数字化航运国际标准、规则和法律制定,促进航运业数字化转型和智慧供应链的构建。

地中海航运集团中国区政府事务副总裁雍虎介绍,该公司第一艘净零燃料船舶预计将于2030年投入运营。脱碳目标是到2045年EEOI比2008年基准线降低70%,2050年实现碳净零排放。为此,该公司推动船舶效能提升与航线优化,包括新增船舶动力节能设备,开发船舶数字化管理系统,采用机器学习技术提升船舶能效,设立船舶管理团队,评估不同航行条件下的燃油消耗,实时气候监测,优化航线和航速等措施。同时,对现有船舶进行改造,提升30%效能;持续加大对新造船投资,传统动力船舶将逐步被双燃料船舶替代;施行船队现代化高效运营,提升能效、降低现有船队燃油消耗;积极应用替代新能源和新型推进技术;积极研发多种可替代新燃料及船舶动力推进技术。雍虎认为,脱碳不仅是燃料问题,更是以人为本的转型。

在推动航运脱碳的过程中,利益相关方的通力合作是实现未来多样替代燃料市场规模化的关键,地中海航运集团正积极致力于行业组织及国际机构的密切协作,并为员工提供技能培训,提升员工脱碳意识,确保船员安全有效地操作新型动力船舶。

招商局能源运输公司总轮机长吴建移结合招商轮船的温室气体减排实践,阐述了招商轮船的脱碳策略。他介绍,招商轮船的温室气体减排策略及路径包括抑制增量、消减存量、控制变量三大部分。提升船舶技术能效,逐步采用新型替代能源和零碳能源;处置高能耗船舶,推进技术改造升级和岸电改造,采用新型高性能减阻材料;利用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手段,强化船舶航行精细化管理和优化运营模式。

招商轮船推动船队结构更新、技术改造、新材料应用、岸电改造及使用,建造了全球首艘风帆VLCC“凯力”号、全球首批智能VLOC、VLCC等绿色船舶,搭建了全球首个“船队碳排放监察平台”、招商轮船“丝路云链”数字平台,联合40余家单位共同发布《航运绿色能源倡议宣言》。他建议,应加强产业链协同,共建绿色、开放、创新、多赢的航运新生态,指引低碳及零碳燃料技术路径选择,出台政策和激励措施, 引导投资和建设,引导技术标准制定和推广,促进规范化和统一化,统一碳金融市场建设,实现国际互联互通。

美国船级社(ABS)东半球高级副总裁埃里克·克莱斯表示,绿色航运走廊将加速全球能源转型。在此过程中,ABS推出的全球首个绿色航运走廊仿真服务,通过模拟参与绿色航运走廊建设的利益相关方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为其政策制定和投资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ABS认为,绿色航运走廊建设对行业成功脱碳至关重要。考虑到多个利益相关方的资产和业务,以及有关的众多运营、政策和监管问题,需要对影响航运绿色走廊设计的诸多不确定性进行分析,而模拟和优化工具正是开展此类关键分析的理想工具。ABS仿真技术实现了高保真度的数字孪生,通过对一系列的备选过渡路线与未来可替代燃料方案进行评估,确定特定航运绿色走廊的最佳方案,进而形成整个利益相关链的关键决策。其中既包括宏观层面的绿色航运走廊设计问题,也包括燃料供应方、港务局和码头运营方、船东和运营方以及货主和货运方等具体利益相关方的决策。

中国船级社科技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罗肖锋介绍,国际船队已有6%船舶可使用替代燃料,主要为液化天然气(LNG)、液化石油气(LPG)、甲醇、乙烷等燃料。新造船手持订单中采用替代燃料比例达49%,近两年选择替代燃料占51%。在国内, LNG动力船为490余艘,覆盖所有水域、所有船型;电动船舶约311艘,覆盖各种船型,主要为磷酸铁锂;甲醇和氢燃料船舶约5艘,氨燃料动力船1艘(新建)。

他表示,航运低碳发展路径已逐渐明朗。未来航运低碳发展将以替代燃料为主,能效技术和船用碳捕捉技术(OCCS)为辅;替代燃料将从化石来源向绿色可持续来源过渡;由于绿色燃料供应的限制,未来将延续多种绿色燃料组合发展的趋势。

航运绿色低碳发展未来可期。绿色燃料是实现航运减排的根本路径,但不同水域不同船型适配的最佳减排方案存在显著差异。甲醇逐渐成为最受青睐的绿色燃料,但未来可能受到可持续性供应的限制。随着氨燃料船用技术的逐渐成熟,氨燃料或将助力航运业实现中长期减排目标。除绿色燃料外,未来船用碳捕捉技术(OCCS)也有望成为船舶温室气体减排的有效技术途径。

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副主任林榕介绍,随着全球政治和经济环境的变化以及贸易结构的调整,港口行业贸易格局、行业格局、客户需求、信息技术的深层次变革也已经成为大势所趋,我国智慧港口示范工程建设已经形成了相应成果。天津港建成了全球首个全物联网C段码头,上海港突破了超大型集装箱码头关键技术,宁波舟山港建成了全港可视化的梅东码头,青岛港首次实现了“云原生”技术在港航领域的落地应用,南京港建设了江海联运一体化全程物流供应链智慧物流工程。

林榕认为,数字化转型是促进我国港航发展的必由之路,建设一流港口是实现海运强国的必然要求。为此,要进一步聚焦落实国家发展战略和区域发展战略,保障发展安全;要进一步聚焦关键核心技术,增强自主创新;要进一步聚焦数字化资源集约利用,促进功能提升;要进一步聚焦新业态新模式,推动数实融合发展;要进一步聚焦人才培养。

瓦锡兰海洋动力总裁兼瓦锡兰公司执行副总裁罗杰·霍尔姆表示,到2030年,受排放费用影响,船舶燃料成本将翻一番。未来,多种因素还将进一步加大航运脱碳的压力。海事业的巨大转变将在现有船舶的整个生命周期内都发生。因此,可升级性对新船订单至关重要,而清洁燃料和数字化将在脱碳中发挥关键作用。

逐步转向清洁燃料的各种努力已经在实施中。未来长期可用的燃料组合方案取决于不同燃料的供应情况。液化天然气(LNG)仍然是头号替代燃料,甲醇燃料的份额正在增加。从长远来看,氨燃料的比例将会上升。混动和电动的比例也在增长。

“抓紧时间,等一等”是航运业最大的浪费来源之一。同时,港口的拥堵也增加了安全风险。船舶、船队运营中心和港口生态系统之间的实时数据交换是实现准时到达的关键。数字化有利于进行高效的港口运营规划。不断加大的监管压力以及低轨卫星、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引进,将进一步加速航运业的数字化转型,投资于数字化应用的海事初创公司也日益增加。

天津港集团副总裁杨杰敏介绍了天津港智慧零碳港口的建设实践经验。天津港集团于 2021年建成全球首个“智慧零碳”码头——C 段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该码头基于 5G通信、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等核心技术,在全球首创了“人工智能搬运机器人”和“智能水平运输系统”,是天津港集团新建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 2.0 版。该码头全部采用电动化设备,并通过搭建“风光储一体化”系统,实现绿色能源供应,做到码头运营零碳排放。

天津港集团以全球首个“智慧零碳”码头为起点,进一步提出将天津港整体打造成为世界首个“零碳港口”的战略目标。以数字化转型为主要动能,以能源结构清洁化转型为主要抓手,建设“源网荷储运管服一体化”能源基地。大力发展“源”侧清洁能源,创新升级天津港自有配电网络,探索研究港口“荷随源动”,合理配置新型储能,搭建“运管服”系统实现智慧管控,为京津冀地区碳减排做出积极贡献,为国内外港智慧绿色发展提供“津港方案”。

安永交易有限公司策略及交易亚太区平台基础设施业务咨询伙伴乔纳森·比尔德介绍,国际海事组织(IMO)MEPC80会议提出的目标是,到 2030 年每艘船舶的碳排放量减少 40%,到 2050 年实现碳净零排放。此外,各国海洋排放法规和税项也即将出台,特别是欧盟排放交易计划(ETS)修订版,2024年1月1日起将覆盖海运业。

面对环保的巨大压力和挑战,低碳零碳燃料正在进入加快市场,除了LNG外,甲醇、氨、氢乃至核燃料都进入了研究和实践的范围。随着越来越多采用绿色燃料的船舶建成投运,绿色燃料的加注问题、绿色燃料的来源问题也随之而来,燃料供应、需求和价格的重大不确定性,将为未来海事行业绿色转型带来巨大影响。他建议,围绕绿色发展,全产业链应加强协作,共同推动绿色燃料的应用推广,以高效的方法实现零碳目标。

记者 王进 邝展婷

END

关键词: 海事展


国际船舶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