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解封在即,集运市场将迎来新一波供应链危机
2022-05-23 09:21 | 国际船舶网 集运市场
随着上海陆续解封,集运市场很快将迎来新一波供应链危机,本已严重的塞港问题恐将继续恶化,推升运价止跌反弹。
德鲁里分析师近日表示,疫情开始时,船只挂靠对上海港的影响不大,但从4月中旬开始,停靠船只数量的减少速度加快。由于疫情封控,4月份多达26万标箱的出口货物没有从上海出运。这相当于26艘满载10000标箱的船舶的运力,随着供应链的重新启动,未来几个月如此规模箱船运力或将被激活。
在中国加快复工复产与政策支持的背景下,制造业将集中出货,加上此前因封控措施造成的延误出货。航运业有望迎来较强劲的市场需求,届时供应链压力将再度升高,支撑运价上行。
业界预估,最快5月底、6月初可以看到货量提振,集运市场的运价可能迎来一波上调。
Container xChange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Christian Roeloffs表示,疫情控制后贸易和经济得以恢复将正常运转,随着积压货物的出运,出货量将激增。这些积压订单与旺季订单的叠加,这可能会导致已经普遍存在拥堵的欧洲和美国港口造成供应链堵塞。
不过,他解释说:“如同硬币的两面性,‘需求’是需要考虑的另一面。无论是GDP预测、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不断上升的通胀还是消费者信心,多项指标都表明,需求可能正在萎缩。这可能有助于抵消出货量突然激增的影响,尤其是有迹象表明,消费者在服务而非产品上的支出正在增加。”
集运巨头马士基5月19日发布公告指出,由于中国的清零政策,全世界最大港同时也是中国金融中心的上海已经连续封控7周,虽然新冠疫情已经获得控制,但4-5月全球市场感受到的干扰势必会持续数月,想要恢复“正常”需要耐心等待。
与此同时,高盛也警告称,如果中国突然重启开放船舶航行,航运瓶颈可能再次出现。自4月初上海封控后,高盛每周发布的美国集装箱船拥堵指数就一路下滑,因为从中国驶往美国的船舶在封控限制港口活动的影响下缩减。
业内人士指出,今年以来由于俄乌危机、中国封控等原因导致集运运价下跌,但运价连跌17周降幅也只有18%,接下来运价将随上海解封程度回升。随着上海开始分阶段解封,目前货量逐步恢复,但是上海全面复工估计要等到6月中以后,完全正常出货大约要等到6月底,预计运价将随货量一起回升,第三季度市场进入全年最大旺季。
目前,集运市场供应链危机仍在持续。华尔街日报报道称,近期在纽约与新泽西港外排队的集装箱船,每日平均已经达到14艘,创疫情暴发以来新高。纽约与纽泽西港务局执行总监Rick Cotton表示,夏季运输旺季已到来,港务官员正在努力接洽集运公司、卡车公司及仓储公司,希望缓解塞港问题。
美国西岸的洛杉矶港、长滩港因为船舶拥堵,出货严重递延,而美西码头工人开始谈判合约可能进一步干扰港口运作。如今塞港蔓延到美东,让四处寻找替代方案的托运人忧心忡忡。
美东集装箱进口持续上升,部分是因零售商及制造商分散供应链,以免多数货物卡在单一港口的关系。今年第一季度,洛杉矶港、长滩港的进口年增率已从去年同期的双位数大幅减缓至2.7%。相较之下,纽约与新泽西港一季度的进口年增率则跳升将近12%。
5月2日才刚上任的纽约与新增项港务局运营总监Bethann Rooney表示,货主从码头取货的时间拉长,加上四处堆满等待返回海外的空柜,使港口年初就难以顺利处理货物。虽然中国封控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美国进口,但Rooney预测,数月内进口恐激增,因为运输旺季已然展开。
在美国强劲需求带动下,亚洲运往美国的集装箱货量持续增长,4月创下同期历史新高纪录。根据美国调查公司Descartes Datamyne的数据,4月亚洲至美国海上集装箱货量较去年同月增加7%至约175.8万TEU,连续第22个月呈现增长,就历年4月情况来看创下历史新高纪录。
就主要10个国家/地区来看,4月份占整体比重近60%的中国至美国集装箱量较去年同月增长4%。3月份中国至美国集装箱量22个月来首次下跌,而4月份迅速反弹。其中,持续进行封控的上海港4月集装箱量较去年同月减少8%、而邻近上海港的宁波港则大增27%。
此前,日本三大航运巨头之一的商船三井曾预测,目前集运市场的强劲市况估计会持续到6-7月左右,但本财年下半年(2022年10月-2023年3月)运价预估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
不过,今年集运公司欧美线新长约运价都比去年提高一到两倍,原本占比50%左右的长约,有些集运公司签到70%,因此即使现货运价下跌集运公司获利依旧会优于去年,马士基也估计今年获利将能提高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