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海事会展高级海事论坛 “船舶与海工配套设备技术”专场举行
2023-12-05 16:56 | 中国船舶报 展会信息
12月4日,2023年中国国际海事会展高级海事论坛 “船舶与海工配套设备技术”专场在上海浦东嘉里大酒店举行。论坛以“低碳引领 海事创新”为主题,邀请来自国内外海事界的9位嘉宾就如何应对海上环境保护委员会第80届会议(MEPC80)提出的脱碳目标,实现航运脱碳,推动航运绿色化转型升级,通往可持续和自主航运以及甲醇燃料发动机等未来多种燃料组合的绿色航运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论坛由中国船舶集团武汉船用电力推进装置研究所所长桂文彬、国际船级社协会秘书长罗伯特·阿什当主持。
曼恩能源方案公司高级副总裁及二冲程业务主管比安·福德爵以《MEPC80, 如何应对?》为题,介绍了曼恩能源方案公司甲醇和氨燃料发动机的现况以及对未来燃料组合的展望,并就现有船队可用的技术路径进行了分享。他表示,2023年7月举行的海上环境保护委员会第80届会议(MEPC80)明确了与《巴黎协定》一致的脱碳目标,并为航运脱碳设定了清晰且雄心勃勃的目标,但最大问题是如何才能实现这些目标。因此,我们需要新的燃料来实现2050年的碳中和目标,如果不提高能源效率,就无法实现2030年的目标。同时,未来的燃料将是不同燃料的混合;当前的相关技术已经准备就绪,且正在顺利进行过渡,大量新燃料也将应用而生。
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有限公司航运技术与安全事业部副总经理陈伟民演讲的题目为《基于混合模型的实船性能研究和应用》。他以面向绿色智能航运的时代发展需求为切入点,结合传统的船舶物理模型和新兴的大数据分析方法,基于中远海运已经采集的海量实船数据,进行船舶性能分析和评估,为船舶的设备维护、故障诊断、寿命预测,从而给出面向绿色航行、低碳航行和智能航行的营运辅助决策,进一步支撑航运业绿色低碳转型、智能航运,并为未来无人船的发展提供可靠的、有效的应用支撑。
ABB船舶与港口事业部亚洲、中东及非洲区总经理殴德纳以《通往可持续发展和自主航运之路》为题,重点分享了当前技术状况并基于此预判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和自主航运设计的要点。他认为自主航运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自主航运将带来许多变革性的影响,包括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增强安全性等。同时,自主航运也将对传统航运模式带来挑战和变革。虽然技术和碳中和燃料在2050年前的演变过程尚不清楚,但现在的重点是要使正在进行中的设计既要满足已知的需求,又要涵盖平台和基础设施,以适应未来各种可行的方案。
中国船舶集团广州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船舶与海洋工程部副部长黄勇作了题为《航运绿色化转型升级之路》的主题演讲。他通过对LNG、锂电池、氢燃料等主要绿色技术的工作原理、减排成效、技术成熟度方面进行分析,在政策、能源、装备、资金等方面对多种清洁能源展开系统性论证,并从工程应用和产业化推广的角度,提出未来航运绿色发展的实施路径。他指出,航运界积极开展绿色技术研究,形成了较为确切的技术路线,但在推广过程中还存在绿色动力船舶规模化不足、众多技术问题亟待突破、能源保障不能满足燃料补给需求、船东意愿普遍不强、政策标准尚不健全等问题。因此,为了实现绿色发展,航运业需要不断探索新的技术和模式。通过产业协同、企业担当、技术突破、标准制定及政策完善推动航运更加绿色、智能、高效和安全。
丹麦海事协会首席执行官杰尼·布拉特作了题为《海上脱碳的合作、共用标准和联合执法》的报告。她强调了海上脱碳的重要性以及国际合作的重要性。她认为,以气候调整为背景,未来数年中的海洋业务活动将加速展开。世界范围内的船队要在2050年左右实现气候中和,且要在2030年和2040年取得阶段性进展。为此,只有通过国际合作和共同制定标准,才能实现海上脱碳的目标。
中船动力集团中船动力研究院有限公司发动机开发部副主任董晶瑾以《920mm 缸径甲醇燃料发动机》为题,分享了甲醇燃料发动机的特点和应用情况,并表示中船动力集团正在积极研发新型的甲醇燃料发动机,以适应未来的市场需求。目前,中船动力集团研发的甲醇双燃料发动机X92DF-M详细设计正在进行中,计划于2024年完成甲醇喷射系统专项试验台试验,并在单缸集成验证平台上对甲醇模式的性能、燃烧、喷射、控制等进行全面全尺寸试验。计划于2025年初完成型可试验,并于当年3月份提交首台工程样机。
株式会社商船三井技术研究中心总经理岛健太郎做了题为《风之猎人项目 / 以风和氢创造我们的未来(零排放项目)》的演讲,介绍了“风之猎人”项目当前的效能以及实船操作演示。他表示,根据最新的海上环境保护委员会第80届会议(MEPC80)2023年决议,2050年二氧化碳排放目标设为零排放,此决议将有力促进船舶推进能源从化石燃料转变为零排放能源。为此,创新性的零排放船舶进系统亟待研究和实现。目前,商船三井提出的“风之猎人”项目将以风能和氢能创造未来,这个无需化石燃料作推进动力的零排放系统为海上运输业务(即传统的从A港到B港的货物人员运输)提供了开创性的全新概念。同时,“风之猎人”还加入了“制氢船”的新概念,即让船舶前往有风的地区猎取风,在船上制造及储存氢能并运输到岸上供陆地使用。
中国船舶集团上海船舶设备研究所系统总体部副主任殷非以《中大型船舶自主航行控制系统研究与实践》为题。介绍了国内外中大型船舶自主航行控制系统的发展情况,并以国内第一艘自主航行船舶“珠海云”号为案例,介绍了自主航行控制系统的系统架构、功能与技术参数,以及相关试验和运行使用的情况。“珠海云”充分验证了我国船舶自主航行系统的技术水平和系统能力,在我国船舶自主航行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积累了大量的实测数据和实践经验,为自主航行的技术进步和产品升级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俄罗斯联邦圣彼得堡国立海洋技术大学应用数学与数学建模系基里尔·罗杰斯特文斯基教授、科学博士以《可再生波浪能》为题,分享了根据可再生波浪能转化为电能的普遍问题和这种技术的演变,讨论了波浪能转换对比其他可再生能源的优势和局限性。同时,他通过结合直接转换波浪能以推动海上运输工具和船舶的例子,认为完全或部分过渡到使用太阳能、风能和波浪能等可再生能源是减少船舶碳足迹的途径,使用带有节能机翼的船舶是有效的途径之一,而波浪能转换的机理在于带机翼船舶的运动会让机翼产生推力,并最终减少发动机排放。
本场论坛为船舶与海工配套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个分享经验、交流想法的平台,不仅有助于推动航运业的绿色化转型升级,而且对于推动中国海事领域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未来,将有更多的创新技术和绿色解决方案在航运业得到广泛应用,从而推动航运业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