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新能源船舶产业供需对接,造船大省这样做
2025-03-25 20:11 | 交汇点新闻 国内造船
交汇点讯:江苏是全国唯一同时拥有江河湖海的省份,水运优势得天独厚。作为造船大省,江苏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手持订单三大指标已连续15年位居全国第一。
为进一步推动江苏新能源船舶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精准对接,由江苏省船舶行业管理办公室指导,江苏省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和储能行业协会联合主办的江苏新能源船舶产业发展供需对接会不久前在南京举行。
本次对接会旨在搭建深化新能源船舶产业发展的交流合作平台,进一步助力产业创新与进步。
对接会上,江苏省工信厅船舶处对新能源船舶产业政策进行了解读;江苏远洋运输有限公司介绍了纯电动内河集装箱船的示范应用与推广;南京港(集团)有限公司轮驳分公司分享了长江首艘 4000 马力纯电动全回转拖轮的建设及使用情况;江苏科技大学阐述了新能源船舶发展的必要性及广阔前景;中国船级社武汉规范研究所对电池动力船规范要求进行了专业解读。
在交流环节,江苏悦达绿氢科技有限公司、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易航新能源科技(江苏)有限公司、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分别就压燃式纯甲醇发动机、船用电池适配应用及发展趋势、醇氢电动船舶动力系统分析及展望、光储协同驱动船厂能源转型展开交流探讨。
活动现场还举行了集中签约仪式。江苏悦达绿氢科技有限公司与常州创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就船舶氢燃料混合动力系统关键技术签约,华商天时海洋科技(江苏)集团有限公司与江苏现代造船设计有限公司就船舶氨燃料混合动力系统关键技术签约,江苏中智海洋工程装备有限公司与新加坡方面,就新加坡港作拖轮及工程船绿色智能化改造升级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当前,在“双碳”背景下,作为造船大省的江苏,正全力推动新能源船舶产业发展。
根据江苏省工信厅等九部门联合印发的《江苏省新能源船舶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 年)》,到2025年,我省新能源船舶全产业链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具备新能源船舶和关键核心装备的研发设计能力,形成核心装备供给能力;建成不少于5种引领市场、适合市场的新能源典型船型,打造一批新能源船舶试点示范项目,推动建设新能源船舶航线;推出一批引领船舶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规范标准。
根据《省政府关于加快打造更具特色的水运江苏的意见》,我省加快现有高耗能、高排放运输船舶的淘汰更新,推动现有航行于长江干线、京杭运河等中长距离、2000吨级以上的运输船舶实施应用LNG能源的改造。推进纯电池动力技术在内河船舶应用,引导建造、改造内河电动船舶,推动在内河港口、水上服务区等建设充换电站。
截至目前,全省链主企业新能源船舶占比已达50%以上。
江苏省工信厅船舶处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贯彻落实好《江苏省新能源船舶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大力推进溧阳、泰兴等一批新能源船舶基地建设,有序推动示范应用,实施老旧营运船舶报废更新补贴政策,推动新一轮老旧营运船舶更新换代,全力完成“内河纯电动运输船舶发展规模、应用实效全国领先”的目标。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付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