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230亿!修船行业平均利润实现增长

2025-08-18 20:09 | 中国船舶报 维修改装


大型豪华邮轮“梦想”号完成“保养”

中国修船业完工船舶艘数长期占据全球一半以上,然而价值量却始终徘徊在全球修船总量的不到三成,这已经困扰我国修船业很多年。今年上半年的业绩显示出我国修船业在缩小这一“剪刀差”方面再见成效。

日前举办的中国修船企业“斯佩克”(SPCC)第93次会议披露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38家主要修船企业修船产值突破230亿元,同比增长13%以上;完工出厂船舶超过3700艘,同比持平。这显示出在同比物量相近的情况下,今年上半年修船单船产值显著提高,行业平均利润实现增长。

我国修船业一直存在实物量与价值量的“剪刀差”:完工艘数长期占据全球一半以上,然而价值量却始终徘徊在全球修船总量的不到三成,这已经困扰我国修船业许久。业内专家表示,今年上半年的业绩显示出我国修船业在缩小这一“剪刀差”方面再见成效。当前,市场不确定性因素增多,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地缘政治冲突等因素都可能给修船业带来冲击,我国修船业需全方位精准谋划、多管齐下让自身更强大,破“剪刀差”之困,迈向更高台阶。

行业结构优化 绿色转型加快

今年上半年,国内38家主要修船企业修船产值突破230亿元,同比增长13%以上;完工出厂船舶超过3700艘,同比持平。从修船完工艘数来看,国内修船企业完成出厂100艘以上的有15家,同比增加4家,修船完工总数合计达2529艘;三分之一的船企拿下了三分之二的订单,行业集中度达66.9%,同比提升2个百分点。从各大船企来看,舟山鑫亚、长宏国际等7家头部企业修船产值超过10亿元。其中,舟山鑫亚更是以接近行业10%的修船量继续领跑全球。此外,今年上半年,外轮修理比重超过八成,出口创汇继续增长。业内人士表示,单船修船产值以及行业集中度的进一步提升表明我国修船行业正在向更高更强发展。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首席专家、SPCC执行主席李正建指出,我国修船业已具备“什么船都能修”的实力,且在质量、安全、环保、效率等方面均处于全球先进水平,完工船舶艘数也长期占据全球一半以上,然而价值量却始终徘徊在全球修船总量的不到三成,这已经困扰我国修船业多年。因此,坚定不移地向更高更强发展是我国修船业的不二选择。

近年来,我国修船业在绿色转型方面成效显著。会上,SPCC各成员实时更新发布了各自绿色修船装备保有量情况。以我国25家主要修船厂为样本,截至2025年6月30日,其水机保有量超过1400台,环比增加2.2%;爬壁式机器人保有量环比增加17.3%;大臂车保有量环比增加20.6%;坞底车保有量环比增加12.1%。今年上半年修船涂装表面处理中,打水占比上升到近58%。

去年11月15日,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函支持在浙江自贸试验区舟山片区开展绿色修船国际认证试点,并要求舟山制定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绿色修船认证标准、建立国际化的绿色修船认证体系,为全球修船企业提供可信赖的认证服务。这意味着舟山将“出产”相关认证标准体系,进一步提升我国绿色修船产业在国际上的知名度、竞争力。李正建认为,这不仅有利于我国修船业推动绿色转型,提升国际竞争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更将为全球修船业的绿色发展提供中国方案和中国标准。

李正建指出,我国修船业要立足于引领全球,在科学评估的基础上权衡利弊,提出一个既能体现引领作用又切实可行的目标,向全球做出未来降低碳排放的具体承诺;要围绕水土气噪声的治理,加快消除行业环保痼疾,制定出具有国际先进性和可操作性的标准体系;要放眼秩序重构,积极争取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等国际组织的认可,加强与各类市场主体的沟通与合作,增强绿色修船领域的话语权;要依托科研科创,动员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专业厂商等各方力量,攻坚克难,突破关键技术“瓶颈”;同时,在治理行业“内卷”方面,不能仅靠市场监管,还需要行业协会、企业等各方共同努力,加强行业自律,推动产业协同发展。

夯实供应链 抢抓高端改装机遇

“老旧船舶‘华丽转身’为全球首艘8万吨级通海型养殖工船”“大型豪华邮轮‘梦想’号成功完成‘保养’”“我国首批自主研发建造的C型罐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海洋石油301’号与‘环球力量’号同期开展改造和特检”……这每一项高端改装业务的背后,都是我国修船业凭借技术升级展现出的强劲发展动能。

近年来,在全球航运业绿色转型与海洋经济战略升级的双重驱动下,我国修船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与发展,从传统的修理业务发展到高端改装,逐步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

国际海事组织(IMO)不断收紧环保法规,2023年生效的现有船舶能效指数(EEXI)新规,让众多现有船舶面临淘汰。船东为符合环保要求、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运输效率,对船舶性能提升和功能拓展的改装需求与日俱增。高端改装犹如一场“及时雨”,能为船东量身定制解决方案,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附加值高的高端改装,正推动我国修船业从规模扩张的粗放模式,转向质量效益提升的精细发展,以实现“质”的飞跃。

业内专家表示,技术创新是高端改装的核心支撑。我国修船企业应加大研发投入,吸引和培养高素质研发人才,建立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让技术创新成为高端改装转型的“源头活水”。完善产业链协同是高端改装的重要保障。我国修船业需构建完整产业链,实现从特种钢材冶炼到船舶改装设备制造等环节的本土化生产;同时,我国修船业还应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提升产业链整体竞争力。

李正建表示,当前,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地缘政治冲突频发,这些都将对我国修船业的发展带来影响。我国修船业必须构筑全球视野、锻造产业韧性,精准施策、破局突围,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建设现代化的修船配套服务业是保障供应链稳定的关键,因此,我国修船业应加强配套服务建设,完善服务体系,提高服务质量,为客户提供一站式、全方位的修船解决方案。在国内,服务覆盖沿海和长江的各省市和各港口;在海外,布局多个国家,拥有众多服务网点和工程师,为船舶提供及时、高效的修理服务。我国修船业还应加大技术创新投入,优化产业结构,同时积极推广应用超高压水除锈、智能涂装等绿色技术和装备,在船舶改装中应用节能减排技术,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在高端改装的浪潮中实现跨越式发展,奋力突破“剪刀差”困境。

END

关键词: 修船斯佩克SPCC


国际船舶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