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确定性”笼罩,集运市场一切皆有可能
2025-09-07 20:23 | 航运界 集运市场
航运界网消息,美国关税政策导致的不确定性、红海危机、大量新造船订单以及环保法规的逐步收紧,都可能会对集运市场带来深远影响。
航运界网最近对这四大关键因素进行了持续的跟踪报道,有意思的是,实际上每一个变量都存在“向左或向右”的可能性......总之,一切皆有可能!
简言之,对于需求端而言,特朗普2.0关税肯定是一个“决定性因素”。
然而,美国上诉法院裁定特朗普实施的大部分关税政策“非法”,迫使特朗普寻求最高法院的支持。
当地时间9月3日,特朗普在白宫表示,如果最高法院最终判定他“无权”,美国之前与各国达成的协议将被迫解除。这是他首次“暗示”关税协议可能面失效。 虽然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提出了所谓的“B”方案,无论如何,结果很难预料,亦或者说“50% VS 50%”。
图源:央视新闻
与此同时,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9月3日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自7月中旬到8月底,美国所有联邦储备区物价均出现与加征关税相关的价格上涨。
在运力供给端而言,红海危机、大量新造船订单以及环保法规的逐步收紧则是三大关键变量。就目前形势而言,红海危机对集运业的影响相对“确定”,即至少在短期内“绕航好望角”将持续,这将有助于缓解所谓的“运力过剩”担忧。
与此同时,根据航运界网的分析,对于大量新造船订单对集运市场的影响,由于90%的订单由头部班轮公司(TOP30)订造,几乎没有投机性订单,这意味着具体影响取决于是站在“乐观”或者“悲观”的角度来看,影响至少也是“50% VS 50%”。
然而,对于环保法规的影响来说,最近的形势发展则给航运脱碳带来更大的“不确定性”。不仅特朗普威胁要对投票支持联合国海事组织(IMO)航运绿色转型计划的国家进行报复,而且,最新消息显示,欧盟正考虑将欧盟范围内的航空和船用燃料税的实施推迟10年,以“维护欧盟公司的竞争力”。
换言之,集运业目前充满“不确定性”,最关键的是这种不确定性还是“向左或向右”。这意味着对未来行业趋势的分析,应该重点关注全球贸易格局的结构性变化,也不应该期望导致市场“动荡”的“不确定性”能尽早结束。
图源:德迅集团
聚焦当下!让我们回到当前集运市场供需基本面。
德迅集团在全球海运市场动态(8月上旬至9月中旬)中指出,“近期,SCFI指数结束连续下跌,美线航运运价环比上涨,尽管整体水平仍远低于历史峰值,但涨幅已初步体现出船公司控舱策略的成效。然而,市场需求在短期内仍未显著回升,空班数量也未明显增加,当前涨势能否延续至月中仍存在不确定性。”
对于中国-欧洲航线,德迅集团指出,”随着8月下旬额外运力的投入,叠加货量走弱,供需失衡进一步加剧,预计仍有进一步下探空间。为了维持长假期间大船装载率,船公司或将在9月加大收货力度;尽管部分联盟在未来2周安排了停航,但整体规模仍不足以有效缓解运力过剩压力。”
对于中国-地中海航线,德迅集团指出,“近期市场货量维持平淡,导致运价竞争加剧,批量特价进一步冲击即期市场。”
图源:马士基
马士基在最新的《北美市场更新》中指出,“今年夏季的经济放缓和运往美国的货物流量的变化正在影响马士基对美国的跨大西洋和地中海进口业务。与此同时,低水位正在降低进入加拿大的能力。”
对于印度、中东和非洲到北美航线,马士基指出,“最近美国与印度的关税发展给市场带来了不确定性,如果关税调整,情况可能会很快改变。目前,马士基的MECL航线仍有舱位。”
图源:马士基
对于亚太至北美航线,马士基表示,“随着年底的临近,跨太平洋市场仍不确定。”
“展望未来,10月1日至8日的中国黄金周可能会影响生产计划和劳动力可用性,从而可能导致船期表调整和调箱需求。”
马士基提醒,“美国正在考虑针对特定产品的新关税,包括家具等。”
对于欧洲市场,马士基指出,“在经历了典型的夏季放缓之后,市场似乎对欧盟出口量从2025年9月开始强劲复苏持乐观态度”。
图源:马士基
走势继续分化,美线运价上涨,欧线继续下探
事实上,截至9月5日的上海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SCFI)为1444.44点,持平。
其中,欧洲航线,运输需求增长乏力,供需基本面较为疲软,即期市场订舱价格继续下行。9月5日,上海港出口至欧洲基本港市场运价(海运及海运附加费)为1315美元/TEU,较上期下跌11.2%;地中海航线,与欧洲航线基本同步,市场运价延续回落走势,上海港出口至地中海基本港市场运价为1971美元/TEU,较上期下跌8.1%。
北美航线,运输需求保持平稳,即期市场订舱价格继续上涨。9月5日,上海-美西运价上涨13.8%,至2189美元/FEU;上海-美东航线运价周环比上涨7.2%,至3073美元/FEU。
与此同时,截至9月4日,Drewry世界集装箱运价指数(WCI)环比上周下跌1%,约为2104美元/FEU。
Drewry指出,WCI在连续11周下行后企稳。其中美线现货运价上涨,而欧线运价则继续下跌。因此,Drewry预计未来几周,美线现货运价将保持稳定。
其中,从中国出发的航线,上海-鹿特丹下跌10%至2385美元/FEU,上海-热那亚下跌7%至2653美元/FEU。与此同时,上海-纽约周环比上涨12%至3677美元/FEU,上海-洛杉矶上涨8%至2522美元/FEU。
Drewry表示,亚欧线的现货运价继续下跌。尽管欧洲市场需求旺盛且主要港口存在延误,但船舶运力的不断增加正在推动该航线的现货运价下降。因此,Drewry预计未来几周现货运价将继续下降。
尽管运价下跌,二手集装箱船价格同比上涨17%
BlMCO首席航运分析师Niels Rasmussen表示,“尽管运价明显下降,但5年船龄集装箱船的平均船价同比上涨了17%,较2025年初上涨了6%。”
具体而言,数据显示,2024年8月底,5年船龄集装箱船的平均每TEU价格为9.761美元/TEU。2025年初价格上涨到10.758美元/TEU,在2025年8月底上涨到11.413美元/TEU。小于3000TEU的支线船价格涨幅最高,同比平均上涨26%。
他指出,“自2024年8月底以来,SCFI现货运价下降了51%,自2025年初以来下降了42%。中国出口的平均运价同比下降了41%,自今年年初以来下降了25%。”
虽然运价不支持二手船的价格,但期租租金水平却支持二手船。与5年船龄的船价一样,租期6-12个月的租金同比上涨17%,自2025年初则上涨9%。
根据Alphaliner的数据,2025年闲置集装箱船百分比一直低于1%。
与此同时,集装箱船新造船价格同比下跌了4%,5年船龄船舶的平均价格已上涨至新造船平均价格的80%,为2022年底以来的最高值。
集运租船市场
VHBS分析师指出,集运租船市场经历了稳定的一周,成交有限。小型支线船租金略微走软,成交最为活跃。大型支线船租金更稳定或略有上升,甚至出现提前续租的成交。
与此同时,VHBS指出,由于可供租用船舶稀缺,船东将要求明确的溢价。总之,集运租船市场仍处于历史高位和非常好的水平,即便出现回调,这也很正常。问题是这种情况会持续还是反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