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中海航运扩大发展利哈佛港
2013-02-07 08:51 | 国际船舶网 船东动态
2011年法国利哈佛港完成码头私人化改革后,全球第二和第三大航运公司地中海航运(MSC)和法国达飞海运(CMA CGM)随即扩大它们在利哈佛专属码头的投资,一年内的投资总金额达2亿欧元。今年的1月21日,地中海航运深具象徵性地在新投资的专属码头上迎接三条新的近海支线。利哈佛港商务部长Mr. Herve Cornede表示 “在航运公司们全球布局上,地中海航运再次肯定法国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利哈佛港和她的联盟鲁昂港和大巴黎港的重要性。〞
这三条利哈佛港近海支线,皆由1,600TEU船舶航行。MSC在利哈佛港每周的海运服务也因此增加至13条。
MSC法国执行长Stephan Snijders表示,“我们在利哈佛港新启用的专属码头TNMSC,第一阶段已经新增加了35万TEU的货量,这只是我们的利哈佛港业务增长计划的第一步”。MSC已经具体计划增加在利哈佛港的海运服务,很快地让利哈佛港变成MSC重要的欧洲枢纽。TNMSC专属码头投资金额共1.6亿欧元,码头总长1,400米,吃水深度达16至17 米,备有7 具超级超巴拿马集装箱起重机,后方码头作业空间达72公顷。
新投入的三条近海航线分别是利物浦快线(Liverpool Express),1月21日开始航行,每周定期航线载运利哈佛港和英国间的转运货物。
第二条是爱尔兰和苏格兰快线(Ireland & Scotland Express),1月23日开始航行,每周往返都柏林、格裡诺克(Greenock)和利哈佛港。
第三条是比斯开湾快线(Biscay Express),1月26日开始航行,服务大西洋沿海港口,包括利哈佛港、布列斯特(Brest)、蒙托伊尔(Montoir) 和勒凡尔登(Le Verdon)。
除了远、近洋线的发展,MSC也将它营运的4条塞纳河集装箱驳船服务移至新集装箱码头TNMSC上。每周有7个往返班次,连结利哈佛港、鲁昂港、大巴黎港的三座码头Gennevilliers、Limay和Evry。法国海关专为海河联运建立的电子程序,将为使用者提供简便、快速的服务。目前到欧洲第二大消费市场大巴黎最环保和便宜的运输方式便是塞纳河的驳船货运服务。
去年塞纳河上三个重要的港口:利哈佛港、鲁昂港和大巴黎港正式联盟,组成法国最大的贸易港联盟HAROPA。2012年欧债危机下,HAROPA集装箱输送量仍成长4%,达243万TEU,总顿数则成长5%,达2,373万顿,其中南北向贸易大幅成长,对非洲出口成长15%,HAROPA成员鲁昂港也是欧洲对非洲贸易领先的港口。值得一提的是法国最大集装箱港利哈佛在2011年中辅完成私人化,短短的1年半内,吸引了15件新投资案,包括国际物流商FedEx、Capgel、Panalpina、Dachser、Nichirei (日商日冷集团)、Eurasia (欧华集团)、SlaurSardet ; 而Schenker、SDV、SD’Log、Daher、Danone Baby Nutrition 则扩大他们在利哈佛港既有的投资。
利哈佛港是欧洲少数几个港口可以全天候没有任何潮汐限制接纳10,000TEU以上的超大型集装箱船,去年年底利哈佛港辅接纳了法国达飞轮船16,000 TEU的集装箱船 “CMA CGM MARCO POLO”号,这是达飞订购的三艘16,000TEU集装箱船当中,第一艘交付的集装箱船,另外二艘将于2013年陆续交船。“CMA CGM MARCO POLO”号长396米,宽54米,吃水深16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集装箱船,投入远欧线FAL1,达飞目前有7条远欧线,其中FAL系列航线(French Asia Line)极具竞争力,共投入的超大型集装箱船(11,400 到16,000TEU)达22艘。“CMA CGM MARCO POLO”号采用了多项先进的环保技术,包括了电子系统控制引擎,减少3%的燃油和25%的润滑油消耗;全平衡舵改善船舶的流体力学、前涡旋导流翼校直螺旋桨产生的水流,二者结合,可以减少2%至4%的能源消耗和大气排放物; 分流排气系统可以提高能源效率,在低速时减少1.5%的燃料消耗。优化的船身设计提高船舶推进效率,压舱水处理系统配备紫外光,能够防止化学物质流入大海,以确保护海洋生物的多样性。
另外,“CMA CGM MARCO POLO”号包含5个客舱,专门提供给喜欢搭乘集装箱船旅行各港口的全球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