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龙”号首载科学家下潜

2013-06-26 16:21 | 中国船舶报 船舶动态


6月18、19、20日,正在南海执行首个试验性应用航次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先后搭载三位“乘客”——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周怀阳、香港浸会大学副教授邱建文、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副教授杨群慧到达海底冷泉区。加上6月17日进行的首次下潜,“蛟龙”号首次连续4天开展下潜活动,表明我国载人潜水器性能稳定,初步具备了连续下潜作业的能力。

6月17日,“蛟龙”号进行了试验性应用的首潜,最大下潜深度1509米。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研究所“蛟龙”号主任设计师叶聪等3位潜航员进行了4个小时水下作业,超额完成了预定任务。一是验证了潜水器技术状态非常稳定和良好;二是长基线定位系统第一次试验非常成功,潜水器具备了“指哪打哪”的能力;三是验证了潜航员驾驶技能,潜水器从海底山脉底部一直爬到了300多米高的山顶。此外,“蛟龙”号第一次在这个海域搜寻到了冷泉区,发现了大量贻贝、蜘蛛蟹等海底生物,为研究深海生物群落和冷泉区提供了很好的支撑。

6月18日,“蛟龙”号开展了试验性应用的第二次下潜。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潜航员唐嘉陵、中国科学院声学所张东升、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周怀阳共同下潜。周怀阳是我国搭载深潜器到南海冷泉区实地观察的第一位科学家。在此次下潜中,“蛟龙”号进一步验证了长基线定位系统的性能,开展了海底地形测量、爬坡航行(高差约200米)、多次坐底、标志物布放、高清摄像、冷泉区(生物、水和地质)取样等水下作业,测量到了部分海底参数,拍摄到大量海底高清视像,取得了88个双壳类生物、18个毛瓷蟹、7个帽贝和2块碳酸盐样品。

6月19日,“蛟龙”号搭载第二位乘客——香港浸会大学副教授邱建文下潜。这是“蛟龙”号首次以科学应用为主的下潜,下潜任务是在冷泉区取样和高清视频记录等。

6月20日,“蛟龙”号搭载首位女“乘客”——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副教授杨群慧下潜。杨群慧也是“蛟龙”号的第三位“乘客”。此次下潜除完成海底测绘和高清视频记录等常规任务外,还在冷泉区开展了海底流体和石笋状海绵取样作业。

“蛟龙”号首个试验性应用航次于6月10日启动,共分为3个航段,预计需要113天。第一航段在南海开展定位系统试验,同时兼顾科学研究,包括对海底生态系统、生物和地形等进行调查。

冷泉

冷泉是指来自海底沉积界面之下与海水温度相近,含有硫化氢、甲烷及其他富碳氢化合物等成分的流体的渗漏活动。冷泉活动处一般都是深海海底生命极度活跃的地方,相比于其他的深海海底,冷泉好像“沙漠中的绿洲”。1983年美国科学家首次在墨西哥湾佛罗里达陡崖发现冷泉,之后世界范围内不断出现有关冷泉的报道,现已在全球大陆边缘海底发现上千个活动冷泉。冷泉的相关研究一直是科学界关注的热点,其研究意义在于:一是研究地球深部生物圈的窗口,二是海底天然气水合物存在的标志之一,三是全球圈层相互作用和全球变化研究的科学前沿之一。

END

关键词: 蛟龙号


国际船舶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