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航运保险激战正酣

2013-06-28 17:08 | 国际金融报 船舶金融


上海又迎来一家新的航运保险专业机构。日前,阳光产险航运保险运营中心(下称“阳光产险航运中心”)落户浦东。这是国内财产保险公司在沪设立的第四家航运保险专业机构。阳光产险有关负责人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是阳光产险追求专业化、集约化经营的一次重要尝试,更是其积极参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重要举措。”

让阳光产险和其他三大保险商前仆后继的,是航运保险市场这片巨大的“蓝海”.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航运险保费达156亿元,其中,船舶险50余亿元,货运险100余亿元,航运险每年以3%左右的增速在发展。

市场契机

“受经济危机影响,船舶运力严重过剩,航运市场低迷,船价持续下降,影响了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此外,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不可低估,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贸易保护主义开始蔓延,国际贸易的发展具有不确定性。”

“国务院颁布的《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为上海航运保险市场发展带来契机。”阳光产险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数据显示,2009年至2012年,上海地区船舶险市场规模从6.8亿元增加到22.62亿元,4年增长了2.32倍;货运险市场规模从11.7亿元增加到13.39亿元,4年增长了14.4%.2012年,上海船舶险保费收入占全国船舶险的比例达40.63%,货运险占全国货运险的13.16%.两个险种的市场份额都占据了绝对优势。

然而,当所有人都对上海航运保险充满期待时,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让航运保险发展“触礁”停泊。一位资深保险业人士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国际金融危机对国际航运业造成了较大冲击。从全球范围看,美元区和欧元区消费者信心尚未完全恢复。亚洲地区,特别是中国,经济恢复情况明显要好得多。航运是贸易的派生需求,航运的复苏有赖于国际贸易的复苏。但美元区和欧元区的经济持续低迷,国际贸易就不可能真正恢复。”

“与此同时,国际航运市场运力过剩。”上述资深人士透露,“近几年,受经济危机影响,船舶运力严重过剩,航运市场低迷,船价持续下降,影响了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此外,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不可低估,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贸易保护主义开始蔓延,国际贸易的发展具有不确定性。因此,国际航运真正复苏有待时日。”

上述分析人士称,从上海经营行业保险主体来看,已经有近40家,但人保、太保、平安三家保险公司在船舶险和运输险市场中占有绝对优势。而保赔保险基本上被国外公司占据,国内发展十分滞后。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作为货物吞吐量世界第一的港口,航运保险在世界上的占比较低,严重落后于航运业发展。航运保险成为建设国际航运中心亟待加强的领域之一,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专业经营

“航运险专业人才极其匮乏,航运保险因其专业和冷门,人才门槛较高,且航运保险人才的成熟期一般都在十年以上,导致国内的航运保险专业人才十分稀缺。”

“针对目前市场现状,我们将坚持以稳健经营为前提稳扎稳打,着力培养自己的专业人才队伍、集聚人才、提升服务客户的能力,待经济好转时大胆出击迅速进入主流市场,与国际接轨走向世界。”上述负责人强调说。目前,上海已经有3家保险公司设立了航运保险运营中心,阳光产险航运中心选择此刻进入市场是否为时已晚?

“与欧美等国际先进的航运中心相比,国内的航运中心仍存在不小的差距。”上述人士分析,“核心差异体现在,全世界13个船东保赔协会集团组织均在发达国家,其强大的风险分担能力,国内无一能与其抗衡。此外,航运险专业人才极其匮乏,航运保险因其专业和冷门,人才门槛较高,且航运保险人才的成熟期一般都在十年以上,导致国内的航运保险专业人才十分稀缺。”

以上海航运保险人才为例,该人士告诉记者,涉及这方面的从业人员目前不足千人,专业人才极为紧迫。“需要指出的是,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为主导,经营理念成熟,国内仍存在盲目与冲动,国内航运保险亟需提升产品、经营、服务、管理及合作理念。”该人士分析。

“我们的目标首要是实现经营盈利,把握规模和效益的均衡发展,扩大市场占有率并争取良好的经营效益。”阳光产险有关负责人强调,“其次,力争进入主流市场,和国内主要水险渠道包括主要水险经纪人开展业务合作,力争在国内中字号的航运央企等主要大型船队占据一定市场份额。”

阳光产险上述负责人表示,冲出中低端产品价格战的泥沼,凭借高效、优质、专业的服务在航运保险市场占据一席之地,赢得市场口碑,以实现阳光保险良好的口碑效应。“此外,我们还要加快国际化进程,整合国内及海外航运保险理赔代理服务网络,尽快推进航运保险业务的国际化进程。”

 

END

关键词: 上海航运保险


国际船舶网微信公众号